(一)病因探究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作为该病症的常见的病原体,在全球引发了多次疫情。除此之外,腮腺炎病毒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在深层次的探索中,单纯疱疹病毒、淋巴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等其他病毒也被认为是引发此病症的原因之一。在特定的病例中,如钩端螺旋体、急性细菌感染等病毒也参与了疾病的产生。
以一所医科大学儿科医院为例,在79例儿童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例中,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的病例占据了67例。而在另一项研究中,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占430例无菌性脑膜炎的305例病原体中的42%,可见其影响力之大。除此之外,脊髓灰质炎病毒占12%,腮腺炎病毒占22%,淋巴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占12%。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特定类型的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和钩端螺旋体也在少数病例中出现。柯萨奇病毒中的B组的六个型、A组许多型以及埃可病毒中的多个型别都被证实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其中,柯萨奇A7、9,柯萨奇B2、3、4以及埃可病毒中的部分型别甚至会引起疫情爆发。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虽然各类型都可能引起无菌性脑膜炎,但其影响力近年来已大大降低。
(二)发病机制解析
病毒性脑膜炎的发生是由于全身病毒感染通过血流传播至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果。部分病毒主要攻击脑膜、脉络丛和室管膜而不感染脑实质,导致脑膜炎。而其他病毒则倾向于感染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从而引发脑炎。实际上,这两种感染过程无法完全分离,存在一定的重叠性。对于病毒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并进一步研究,以便为防治工作提供更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