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自然》杂志的报道,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日前发布了令人瞩目的干细胞研究及其向医学转化应用的指南。这一指南的发布标志着干细胞研究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科学家们针对人类发育和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新指南对多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新指导,包括基于干细胞的胚胎模型、人类胚胎研究、嵌合体、有机体和基因组编辑等。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新指南对培养人类胚胎的时间限制进行了调整。过去,ISSCR建议科学家在实验室培养受精后的人类胚胎不得超过两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遗传学的进步,这一限制已经显得过于严格。
ISSCR决定放宽这一规则的限制。新的指南并没有取代或延长原有的限制,而是提出了对培养超过两周的人类胚胎研究应逐案审查的提议。这一变革旨在确保科研人员有更多的回旋余地,让他们能够根据研究需要来制定具体的实验计划。这一调整也有助于推动人类发育和疾病研究的进展,为更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除了上述重大变化外,新指南还对基因组编辑等领域进行了严格的规范。ISSCR指出,在进一步证明基因组编辑的安全性之前,不得编辑人类胚胎中的基因。这是基于当前科学研究的风险考虑,确保任何形式的基因编辑都不会对人类造成潜在的危害。
《自然》杂志的报道还提到了新指南中有关线粒体替代疗法的内容。一些代谢性疾病是由线粒体的基因突变引起的,而新指南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南还评估了是否可以编辑用于植入的人类胚胎、卵子或精子细胞的基因。虽然目前这一领域的风险仍然较大,但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遗传基因组编辑可能会成为未来治疗疾病的有力工具。
ISSCR主席兼发育生物学教授克里斯汀·马默里博士表示:“这是一次重大的更新。”这些更新的内容不仅厘清了研究基本生物过程的新方法,还为未来治疗人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新的研究和指导方针将有望为我们揭示生命的奥秘,并推动医学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