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们,每次写作文总会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来作为结尾,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曾经遥不可及的猴年马月,如今已是千禧宝宝的翩翩少年时光。
“猴年马月”这个词,仿佛带着一种神秘的魔力,让人浮想联翩。它并非因为我属猴而备受青睐,而是因为它的语境——充满了未知的、无法预料的美好前景,让人心生向往。
时常听到家中的老人们讲述从前的故事,那时的物质匮乏,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远不止“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么简单。还有那些夜晚,煤油灯舍不得点,人们摸黑聊天,有人兴致勃勃地分享自己的憧憬:“那不得等猴年马月?”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期盼。
也许,“猴年马月”存在的意义就如同梦想一般。它不仅仅只是用来奔忙、拿来实现,更是心中那份美好的愿望、那份期盼,在远方提醒我们——可以奔向前方,可以去努力,可以变成更好的自己,可以看到更好的世界。
想起我曾经的一个小学同学的故事,与“猴年马月”紧密相连。当年,老师公布的推荐考初中的名单里并没有她的名字。她鼓起勇气去问老师为什么,却得到了冷漠的回应:“你要是能考上,还不得猴年马月?”她没有放弃自己,努力了一个暑假,成绩突飞猛进,最终成功考取师范学校,成为班上唯一一个考取中专的人。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你不让我考,我就偏要证明给你看!
还有一个关于王金战老师的故事。作为宽高教育董事长、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他的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中,他坦言自己曾经是个“差生”,经历过被人看不起、鄙视的过程。临近高考时,他曾遭遇班主任和同学的嘲讽:“你等猴年马月吧!”这个鄙视的眼神和奚落的话语却刺痛了他的自尊心,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梦想。
天文专家告诉我们,“猴年马月”每过12年就会轮回一次。我们不应该嘲笑任何人的梦想,因为总有人能够等到猴年马月,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像王金战老师一样,当一个人真的在私下里付出了不亚于常人的努力,总有一天会在公众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
如今,高考和中考即将来临,我也只能为所有的考生送上祝福:愿你们会做的全做对,不会的全蒙对!对于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别再只是说说而已。立刻行动起来,别再说什么“猴年马月”。即便实现不了,还可以等下一个“猴年马月”。下一个“猴年马月”将会出现在2028年。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无论身处何地、何时,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我们都能走向属于自己的猴年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