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关注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标语」

  • 生活知识
  • 2025-04-07 18:04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光明时评:留守儿童的问题——超越教育的视野

近日,一公益组织发布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发展的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在义务教育阶段,仍有近半数的流动人口子女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这些孩子中,既包括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孩子,也包括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守家乡的孩子。

我们不能简单以“留守儿童”来概括这一群体。在他们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身份变迁和生命体验。如近期备受关注的“回流儿童”,他们曾跟随父母生活在城市,却因各种原因回流到农村。还有那些在父母外出打工后被留在城镇地区的孩子,他们虽身处城镇,却实际上处于“留守”状态。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的身份可能在统计数字中流动、变化。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留守的经历、亲子分离所带来的影响,却不会那么容易随之流动甚至消失。

当人们谈及此类问题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聚焦教育问题,关注入学政策的改革、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等。留守儿童的问题,远不止教育这么简单。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的亲子分离,使得这些孩子在面对生理、心理、情感、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事件的变化时,缺乏陪伴和引导。这不仅让他们暴露在心理健康风险中,也不利于他们人格、性格、德行的养成以及对社会的正确认知。这一点,已经被多项研究所反复证实。

更令人警醒的是,许多有着留守经历的80后、90后,正面临或即将面临“为人父母”的考验。他们中的许多人选择了复制上一辈的家庭分离模式,这将对下一代的养育产生影响。

即使你目前的生活与“留守”无关,也不能对这个群体的状况视而不见。这些有着留守经历的儿童,终将长大成人,进入社会。他们可能是我们的同事、邻居、工友。他们在社会化初始阶段所遭遇的障碍,如果不被破除,将会以各种方式作用于我们所置身的社会。

关爱留守儿童,不只是关爱他们,更是关爱我们自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在这个命运共同体里,“我们”和“他们”的界限应该被打破。我们需要超越教育的视野,从更系统的角度安排,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

这些孩子需要我们的关注、理解和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光明日报》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为留守儿童带来光明和希望。光明网与光明日报将持续关注这一问题,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共鸣。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