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北京报道,随着九月的到来,清华园迎来了全新的生机和活力。今年,“零字班”的本科新生们陆续踏入这个学术殿堂,共计3800余名新生在9月7日和8日这两天正式报到。这一数字背后,隐藏着清华大学一年一度录取工作的丰硕成果。
据了解,在今年的录取工作中,清华大学共招收了内地学生3500余人,港澳台地区的学生也达到了60余人。这些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比高达62.2%,显示出我国青少年对理工科专业的浓厚兴趣。文史类考生占比7.2%,艺术类考生占比6.9%,这也充分展示了清华大学的学科多样性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策略。来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占据了23.6%的比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清华大学还通过强基计划录取了新生939人。来自全球49个国家的国际学生也有300余人加入到清华大家庭中。
这些新生来自全国1100多所中学,其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学生约占四分之一强,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也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值得一提的是,少数民族考生占到了9.7%,显示出清华大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男女生的比例大约为二比一。这些新生无疑是未来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
在报到当天,还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来自大庆实验中学的张嘉胤等十名新生在踏入清华园的第一天迎来了自己的十八岁生日。更令人瞩目的是,年龄最小的新生邓梅子文尚未满十五周岁,出生于2006年1月的她来自安徽省亳州一中,通过安徽省提前批定向被自动化专业录取。这位小小新星无疑将在未来的日子里为清华园带来别样的风采。
除此之外,新生中还出现了多对双胞胎的身影。他们双双选择清华并共同开启人生新篇章,为新生群体增添了不少趣味和亮点。例如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王子安和王子宁、来自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和柳州铁一中的祝尔康和祝尔乐以及来自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的苏家正和苏家平等等。他们的到来不仅为清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他们的家族带来了荣誉和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清华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的招生表现依然亮眼。从统计数据来看,全国31个省份的理科前10名中,七成被清华大学录取。在多个省份如内蒙古、广东等,更是约有八成的理科前10名选择了清华大学。这不仅体现了清华大学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也充分展示了清华对优秀学子的吸引力。清华大学的文科专业也备受青睐,在全国范围内的文科录取分数线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清华大学在新的一学年里又迎来了充满希望和潜力的新生们。他们的到来为清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未来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创造更多的辉煌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