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关于查理·芒格的司机的故事,广为流传。查理·芒格是享誉全球的投资大师,经常要四处演讲,分享他的智慧和经验。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司机竟然通过多次聆听他的演讲,将演讲内容熟记于心。
司机甚至向查理·芒格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建议:“芒格先生,您的演讲内容我已经倒背如流了,下次不如让我替您上台演讲。”查理·芒格欣然同意了。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查理·芒格因为感冒身体不适,司机便代替他上台演讲。尽管司机成功模仿了查理·芒格的演讲风格,赢得了阵阵掌声,但在观众提问环节,他显然无法像查理那样深入浅出地解答问题。无奈之下,他只得将问题交给真正的专家——查理·芒格。这次经历充分证明,司机虽然学会了演讲的技巧,却并未真正掌握演讲的核心知识。
这让我想到自己的孩子,正在幼儿园中班学习游泳。他对游泳充满热情,自信满满地宣称自己是班里憋气最久的小朋友。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警惕那句老话:“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最近我在微博看到一段视频,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在游泳池中遭遇危险,周围的大人却未察觉。许多网友纷纷指责安全员和父母的不负责任。我们是否进一步思考过,为什么父母会注意不到孩子的溺水呢?
据美国儿童安全中心的数据显示,1岁至4岁的儿童在游泳时面临的危险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游泳淹死是死亡率最高的运动。可怕的是,很多孩子即使被及时救起,仍有超过10%的孩子脑神经遭受损伤。
美国专家指出,小孩溺水时的表现与大人截然不同。他们不会挣扎、不会呼救,更不会拍打水面来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孩子在水中可能会非常安静地失去踪影。
根据国内调研数据显示,超过70%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游泳应从三岁开始。红十字会也建议尽早让孩子上游泳课,学会自救技能。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三分之二的儿童溺水死亡的孩子都是已经会游泳的。
我们可能误解了游泳课的意义。游泳课不仅仅是教会孩子游泳和几种泳姿,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防溺水的技能,面对意外情况的应对方法。比如,当累了游不动、抽筋或受伤时该如何处理?如果见义勇为想要救小伙伴又该如何?
这些意外的应对能力才是防溺水的关键技能。而这些技能是普通的游泳课所无法教授的。我们很容易误以为掌握了某种技能就精通了,但实际上可能只是表面的表演。
由此我们想到,常规流程技能和应对意外状况其实是两回事。就像会开车并不等同于能处理交通意外,从事文字工作十年的记者也不代表他能应付各种新闻突发事件一样。经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如果只掌握了平常技能就沾沾自喜,可能离遭遇意外就只剩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