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iphone后台

  • 生活知识
  • 2025-04-10 05:46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文章来源:雷科技leitech

在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2009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那一年,Palm公司发布了首款搭载WebOS系统的手机Palm Pre。这款新系统融入了大量前瞻性的元素,其中一项迅速被苹果和谷歌模仿的功能就是卡片式后台。

卡片式后台设计,为WebOS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操作体验。只需从屏幕底部向上滑动,当前应用就会变成一个小小的矩形缩略图,而滑向屏幕顶部则能关闭该应用程序。这种手势操作与卡片式后台的结合,使得WebOS系统在操作时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畅快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iOS和安卓系统也相继引入了卡片式后台设计。虽然WebOS在系统的激烈竞争中逐渐淡出,但上滑关闭应用的操作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用户的日常习惯。

最近有关这一操作是否正确的争议浮出水面。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在一封回复用户的邮件中表示:“滑动关闭后台应用程序可能会降低iPhone的续航时间,除非应用无响应,否则不应强制关闭应用。”这一言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那么,为什么iPhone不需要用户去“杀后台”呢?除了系统底层代码编译机制、内存管理方式等差异外,iOS的内存管理机制更为严格。在iOS系统中,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可供用户选择的“后台”。我们平时通过双击Home键或上滑呼出的多任务界面,只是近期使用过的应用列表及快捷方式。切换到其他应用时,上一个应用的内存等资源已被冻结和释放。频繁的“杀后台”操作反而会加剧耗电。

打开原本的应用,直接从挂起状态提取数据,反应更快、消耗资源更少;而“杀后台”后,应用需要重新载入,反应速度更慢、耗费资源更久,导致功耗增加、续航降低。得益于iOS的统一推送机制,即使应用不在运行,用户也能及时获得各项信息。

部分应用可能会通过某些手段让自己成为“真后台”,比如后台播放无声音频以避免被冻结。对于这类应用,用户可能仍需要进行清理操作。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手机都不需要杀后台呢?其实并非如此。搭载类似WebOS的设备可能需要用户手动关闭后台。而对于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安卓系统来说,情况更为复杂。安卓的后台分为不的和的两种。不的应用在切换到后台后会被冻结,重新打开会被唤醒;而的则是真正的“真后台”,会继续运行。真后台的好处是多任务功能强大,但也可能造成卡顿、发热等问题。为此,谷歌一直在优化内存管理机制,试图改善用户体验。例如,在新安卓规范中,应用的自启被严格限制。如果规范得到严格执行,加上安卓手机的大内存,似乎也可以不再需要手动清理后台。

不同的手机系统和应用有不同的后台运行机制,用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