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篇电影相比,短片无需繁琐的布局和整体结构,不需要精细的节奏安排,一个巧妙的小创意便足以让观众心满意足。作为《三更》这部曾经辉煌的作品的续集,《魔镜3D》充分展示了短片拍摄的新颖性和创意性。随着3D技术的成熟,香港、韩国和泰国电影人在惊悚题材的拍摄上,所展现的小心思得到了极大的更新和发展。
《三更》的导演们——陈可辛、金知云和朗斯-尼美毕达,如今已成为各自国家的电影巨匠,他们执导的通常都是顶级大片。在《三更》中,这些大导演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奇特小心思。他们的创意在短片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虽然有时候会与电影的传统观赏体验有所不同,但却能让观众感受到长篇电影中难以展现的另类美。《魔镜3D》也带给我们这样的体验,有时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与多年的观影经验相悖,但在导演揭示出小心思后,又让人恍然大悟,拍案叫绝。
韩国导演金成浩的短片《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短片大胆创新,全片只有两场戏,95%的戏份都在一个单间公寓内展开,围绕着女主人公展开各种情况。这种高度集中的叙事方式,类似于《活埋》一般罕见于长片之中。刚开始观众可能会担心这种独角戏如何撑足90分钟,然而随着惊悚氛围的逐渐升温,灵异的危险越来越近,观众反而会被吸引,沉浸其中。这种高度浓缩的剧情和氛围营造,以及在一瞬间的爆发,让我们再次体验到了韩国复仇类电影的高残暴化复仇手段。
与韩国电影人注重外在视听营造不同,泰国电影人更倾向于在故事中加入情感的元素。在短片《奶奶》中,泰国导演就充分运用了两个最容易营造神秘感的元素——小孩和老宅。这个短片非常生活化、文化化,虽然吓人的镜头并不多,但却最能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回味。这个短片宣扬了些许正能量,是三个短片中最有人情味的。
最令人担忧的国产短片《电影》却成为了本次三国同台中的最大惊喜。这个短片成功地将恐怖与喜剧结合起来,打破了以往华语电影在恐怖喜剧领域的困境。在内地环境下,恐怖片的拍摄受到诸多限制,但这部短片却巧妙地规避了这些限制。恐怖的尖叫和逗乐的笑声在这部短片中被鲜明地分开,各自纯粹地展现自己的特点。这种小心思的展现,无疑是灵感和想象力的结晶。
《魔镜3D》及其短片集展现了导演们独特的创意和想象力。这些短片虽然时长有限,但却充满了惊喜和精彩,让观众们回味无穷。无论是韩国导演的惊悚氛围营造,还是泰国导演的情感元素融入,亦或是国产短片对恐怖与喜剧的巧妙结合,都展现了短片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