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我们,不必每餐都吃到极致的饱足,因为健康需要的是适度的饮食。想象一下,我们的胃就像一只容量适中的拳头,当我们吃到七分的满足感时,胃部微微隆起,这是健康的标志。我们可以将饱腹感和空腹感划分为十级,那么六分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饮食习惯上,瘦子和胖子有着鲜明的差别。瘦子们往往能抵挡住美食的诱惑,只有在真正的饥饿感袭来时,才会选择进食。而胖子们则更容易在闲暇之余,用食物来填补生活的空白。他们往往会在第五、六级的时候就开始吃零食,而不是等到真正的饥饿感来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肥胖的人总是难以抵挡住食物的诱惑,总是让胃处于填满的状态。
那么如何做到七分饱呢?关键在于细嚼慢咽。我们需要知道,大脑需要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才能接收到“我饱了”的信号。如果你匆匆吃完一顿饭,可能在你大脑接收到信号之前,你已经吃得过饱了。每口饭都应该细细品味,咀嚼22次。当你感觉到已经吃了六到七成的食物时,就应该优雅地放下筷子。这个习惯会让你受益终身。
选择饱腹感强的食物也很重要。我们应该选择那些低脂、高水分、重量较大的食物。比如,同样是130kcal的食物,我们应该选择水分较多的梨而不是干面包。因为梨的水分含量较高,能给你带来更强的饱腹感。
吃得太饱不仅会导致能量过剩和肥胖,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过度饱食会使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得不到修复的机会,长此以往会引发消化不良、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日本科学家指出,长期吃得太饱还会降低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增加患癌几率。长期饱食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大脑反应迟钝等问题。
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饮食,让胃保持适度的饱足感。这样,我们不仅能保持健康,还能避免一系列因过度饮食带来的问题。记住,健康的饮食不在于吃多少,而在于怎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