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皮革提取食用明胶的专利历程
一场关于废皮革制造胶囊的风波过后,网络上出现了关于废皮革提取食用明胶曾经获得专利的传闻。究竟这则传闻是否属实?让我们一起这背后的故事。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相关负责人接受了新华网的独家专访,为我们揭示了真相。据他们透露,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实受理过利用皮革废料提取食用明胶的相关专利申请,共有十件之多。其中,有两件专利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获得了批准,这两件专利都已经失效,目前并没有处于有效状态的相关专利。
那么,什么是专利申请呢?简单来说,这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对这些申请进行审查。只有经过审查并授权的专利申请,才能被称为专利。对于网络上流传的91108955.1号专利申请,虽然这是一项关于铬鞣皮废料酶法制备食用明胶的工艺方法的专利申请,但它并未获得专利权。
在审查这类专利申请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5条的规定,对于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是不授予专利权的。2005年有关部门出台的《食品添加剂明胶生产企业卫生规范》也明确禁止制革厂鞣制后的废料用作食品明胶原料。这一规定在审查过程中也被重点考虑。
获得专利是否就意味着可以投入生产呢?答案并非如此。专利只是授予技术的独占权,表示该技术在未被他人使用的情况下受到保护。这项技术能否进入生产、销售及流通环节,还需要符合我国市场准入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尽管中国授予的药品专利有8600余件,但它们不能直接生产制造进入市场,还需要经过相应的行政审批。
对于废皮革提取食用明胶获得专利的情况,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申请国家专利。对于那些可能危害民众健康的物品,应该被禁止申请专利。我们期待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够更加完善,保护公众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