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湖南的挑战与应对
肺结核,在西方被称为“白色瘟疫”,其传染率极高,在湖南,这一疾病的影响尤为严重。每年,湖南的肺结核患者人数达到惊人的六万,长期位居甲乙类传染病之首,使得湖南人民深受其害。
更为严峻的是,肺结核病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如耐药结核病、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以及结核菌与艾滋病毒双重感染等。其中,耐药结核尤为可怕,它对多种抗结核药物具有耐受性,治疗效果极差,病死率极高,被称为“具有传染性的癌症”。在湖南,每年新增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中,难治性(耐多药)结核病人占比高达10%,达到五千至六千例。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湖南省卫生厅厅长张健表示,肺结核病的诊疗费用是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应对这一问题,湖南自去年7月开始试点“门诊肺结核病人免费治疗”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尽管中国已实行一定的免费政策,但部分肺结核患者仍因难以负担辅助诊疗费用而停止治疗。为此,湖南在“门诊肺结核治疗按病种付费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肺结核门诊辅助诊疗单病种定额付费制度,实现肺结核病人门诊治疗全免费。这一举措正逐步在湖南推广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肺结核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了治愈率。
更令人振奋的是,湖南已申请到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免费治疗项目。这意味着该省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诊疗可享受项目提供的免费治疗管理服务总费用4万余元。项目已首批覆盖长沙、岳阳、益阳、株洲4市,为期三年,将为五百余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救治。
由于肺结核的高传染性和高死亡率,以及每年患者数量的增加,湖南在免费救治上遇到的资金困难将更加凸显。编者衷心希望国家能够给予湖南适当的力度补贴,共同抗击这一可怕的疾病。这不仅是对湖南人民的关怀,更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