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际,饮食成为考生及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在这关键时刻,让我们从中医养生食疗的角度为考生们的饮食安排提供一些建议。
正所谓“寒窗苦读数千日,凤凰涅槃终腾飞”,高考,这场国家级的考试,无疑是检验学子们多年努力的时刻。那么,如何通过饮食助力考生顺利度过这一重要阶段呢?
高考期间的饮食应当日常化,避免与平时饮食习惯有较大差异。饮食应以应季时令菜为主,避免为了追求新奇而大量尝试贵重的食材。人在紧张压力下,免疫力可能会下降,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过敏的考生来说,考试期间应避免食用以前未曾尝试的食物,特别是海鲜类。
饮食量不宜过多。过量进食会增加胃肠负担,导致大脑缺氧,抑制神经细胞的兴奋,影响信息的传递,使思维变得迟钝。主张中餐不宜过饱,吃个七八分饱为宜,午后休息时可适当补充水果或点心。
关于三餐的具体安排,应营养均衡,清淡可口。蔬菜、鱼、肉、蛋、水果等需合理搭配,荤素结合,粗细协调。早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为大脑提供能量;午餐则要补充优质蛋白质;晚餐也要兼顾营养。
根据中医理论,2018年为戊戌年,高考期间天气寒热变化较快。据此,可以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杏仁等。建议食用黑豆、黑米等富含营养的食物,以满足人体对蛋白质和其他营养元素的需求。
具体而言,早晨可享有一杯黑豆浆,晚上一碗小米粥。小米莲子粥也是极佳的选择,具有安神助眠的功效。莲子、黄花菜、香蕉和番茄等食物也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
黄花菜(金针菜)具有除烦解郁、安神益智的功效,富含卵磷脂,又称健脑菜。清代名医费伯雄的医书中也有萱草忘忧汤的记载。香蕉中的镁可以消除疲劳、缓解紧张,而番茄则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平衡心理压力。
高考期间的饮食应以清淡、均衡为主,结合中医养生理念,选择适宜的食物,助力考生们顺利度过这一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