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报道,聚焦新时代下的创新创业力量。在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周的闭幕式上,大学生们分享了他们如何在创新创业的海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新蓝海。
据了解,华东师范大学的创业项目在解决社会需求方面,尤为注重两大领域:“一小一老”。其中,“一小”指的是儿童戏剧教育领域。沈雨辰团队,在徐韵老师的指导下,将目标锁定在3-10岁儿童戏剧教育市场,成功创立了“猴有戏儿童戏剧教育”。团队不仅将课程服务和师资培训送到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普惠性艺术教育,还吸引了大量资本注入,完成了Pre-A轮融资。徐韵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这一市场,培养更多具备戏剧特色的专业老师。
而所谓“一老”,指的是老年心理支持领域。岳雅萌同学开展的“春晖堂老年心理支持专家”项目,依托学科优势,设计出针对老年心理问题的系列课程和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课程。通过合作社区、老年大学等老服务机构,该项目提高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岳雅萌表示,项目的目标是助力打造健康和谐特色的社区与机构。
除了实体创业项目外,华东师大还有学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侯彰钰的一篇关于利用辣椒素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论文荣获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奖”。原来辣椒除了食用和药用价值外,还有发电的潜力。该项目团队一直在寻找绿色可持续的添加剂,以期望实现完全绿色的钙钛矿电子器件。
华东师大副校长戴立益表示,学校视创新创业教育为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并全面提升双创教育水平。他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聚焦“立德树人”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还展现了创新创业的新力量和新动能。
这场盛会不仅展示了华东师大创新创业学院的实体项目成果,也展示了学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学生们将专业研究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结合,用创业实践谱写大爱篇章。通过“城市脉冲”“社会脉动”“国家脉搏”三个板块,全面生动地展示了学校师生回应时代需求、以创新创业实践助推发展的创新实践。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华东师大的学术实力,也展示了学生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华东师范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技能,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创新创业的海洋中,他们正寻找属于自己的新蓝海,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和贡献。这些成果和故事不仅令人鼓舞,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