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一次跨越年龄的生机之战
胆囊结石,这一常见病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肝胆科,一位特殊的病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93岁高龄的宫凤琴老人,体内竟然隐藏着30块胆结石,最大的结石宛如山楂般大小。
这位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平日里耳不聋、眼不花,腰板挺直,精神矍铄。她的坚韧和乐观让人难以将她与病魔联系在一起。10天前的一场突发高烧、脸色蜡黄,让她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
面对如此紧急的病情,家人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将老人送往当地医院。经过CT检查,结果显示老人患有胆结石,胆管被结石堵塞得严严实实。家人迅速带着老人前往多家大连市医院寻求救治,但年龄成为了无法逾越的障碍。
正当家人陷入绝望之际,宫凤琴的孙子吕国冬想到了远在日本的导师。这位导师曾提及他的同学在沈阳从事微创腔镜手术。一通越洋电话,带来了希望的曙光。经过与沈阳的孙铎医生的沟通,家人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医师团队迅速展开救治。通过微创腹腔镜检查,他们发现老人的胆总管增粗了五倍,直径达2.5厘米,里面嵌有大小不等的结石。最大的一颗结石宛如山楂一般大。经过医生的精细操作,成功取出四块体积较大的结石并引流胆汁。老人的发烧、呕吐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随后医生使用细如圆珠笔芯的支架替代引流管引流胆汁。此后将陆续取出剩余的结石。
术后老人身体逐步恢复中,医生也提醒她应警惕胆囊结石的复发风险并积极预防。“治未病”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提醒广大群众,有胆结石高危因素的人群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降低患病风险。建议按时合理早餐、规律三餐、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并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等预防措施都十分重要。适当运动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