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意的渐浓,寒风开始肆虐,许多人因未及时添衣而陷入感冒的困扰。感冒带来的头痛、发烧、咳嗽等症状,无疑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痛苦。在此,中医的刮痧疗法成为缓解感冒初起症状的有效手段。
感冒初起的症状表现,就如同身体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寒侵袭。体温微微上升,常常在37.5℃左右徘徊,这是病邪在体表的初步作祟。中医有言,身体感受到一分恶风(寒),就预示着一分表症的存在。若能在病邪繁殖之前及时拦截,将其消灭在体表,将能事半功倍。对于“甲流”的疑似患者来说,及时的刮痧治疗或许能阻止病邪的深入。
刮痧的起点,是从大椎开始。从风府穴向上刮至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凹陷处。两侧的风池穴也是刮痧的重要位置,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的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刮痧的方向与大椎穴的刮法相反,是从肩部的肩井穴向上刮向风池穴,刮出其一大片。
刮痧的手法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准备刮痧的部位涂抹刮痧油或按摩油后,使用刮痧板边缘进行刮痧。刮痧时要顺着一个方向进行,避免来回刮动,力量要均匀适中,避免忽轻忽重。对于流感患者,一般每处可刮20分钟左右。刮痧完成后,患者会立即感到轻松。如果在前胸、后背肋间、颈椎上下再每处刮动10余下,然后饮下白开水,患者会感觉异常舒畅。
冬季进行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避免寒冷和风口。刮痧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完成刮痧后,可以配合一些中药发汗药如薄荷、防风、荆芥等,以增强效果。
刮痧过程中,有些人皮肤会出现大片红斑,而有些人则可能并不明显。无论是否出现红斑,都不必过于担心。通过刮痧,中医能够在感冒初期有效缓解病邪带来的不适,为身体的康复打开一条通道。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并适时进行刮痧治疗,是预防和治疗感冒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