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劳动人口的逐渐下降,中国内地的竞争优势已不再是依赖廉价劳动力,生产方式正逐渐转向自动化或海外转移。未来劳动力的质量将是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据港媒报道,中国正面临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从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来看,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青年力量之源。到2020年,中国的年轻一代受教育群体将在全球同龄人群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质量将成为推动或阻碍中国崛起的关键因素。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规模显著扩张,但其质量仍待进一步提升。
对于正在参加高考的900多万学子而言,进入一流大学的几率并不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赴海外求学,创下了历史新高。新加坡作为亚洲唯一高等教育体系进入全球前十的国家,其成功的秘诀在于连通性——与国内经济和国际社会的接轨,而非大量的投资。新加坡的大学拥有大量的国际教职人员,包括许多在中国出生的人才。
今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50万人,相较于本世纪初的约100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翻了一番,增至2家。如此迅速的扩张意味着质量难以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参差不齐。北京的决策者正在考虑重新平衡教育体系,可能将部分大学转变为以职业教育为主。
在提升学术质量方面,中国拥有独特的优势。大量的留学生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后选择回国发展。他们是中国学术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互联网限制使得学术研究和国际合作变得更加困难。与此一些已经回国的人才可能会选择再次离开。为了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回国并促进创新,中国需要创造一个与国际接轨、开放的环境。在推动创新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北京意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但他们仍需面对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伟大的创造性人才?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之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