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微健康网报道的消息中,中国的癌症发病率正在急速上升。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每十万人中有十二人患癌,到如今已飙升至每十万人中有五十六人患癌,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每年百分之四点二,远超国际百分之二的标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大肠癌的发病率,其在中国的增长趋势日益明显,目前已成为肿瘤排行榜上的重要一员。
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大肠癌的发病率更是直线上升。从恶性肿瘤排行榜上的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这一数据让人深感忧虑。目前上海地区的大便隐血筛选检查率却低于百分之五,进一步进行肠镜检查的比例更是不足百分之三。早期发现肠癌的关键在于大便隐血实验、血液CEA指标以及肠镜筛查,早期干预可大大提高大肠癌预后五年生存率至百分之九十以上。专家呼吁民众应重视大肠癌的筛查工作。
在第八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中,秦新裕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发表了令人深思的言论。秦教授表示,大肠癌发病率的迅速上升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现代生活中不合理的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谷物和蔬果的摄入不足,身体活动的减少以及超重肥胖的增多都为大肠癌的发病提供了条件。
秦新裕教授强调,预防大肠癌的关键在于改善饮食结构以及规律生活。人们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粗纤维的蔬果,减少烟熏食品的摄入(这些食品含有亚硝酸盐)。平时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针对大肠癌的筛查工作,专家建议年龄在四十岁以上并且有家族史的人应积极参与筛查。对于那些已经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等大肠疾病的患者,更应该积极治疗。
这次高峰论坛吸引了全球超过六百名代表参加,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就结直肠癌微创外科、化疗、放疗等领域的进展进行了深入的和交流。这场盛会不仅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肠癌的知识,同时也为推动全球范围内肠癌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