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璀璨的央视舞台上,一场关乎消费者权益的盛会于2012年3月15日晚在北京拉开帷幕。晚会的焦点之一,是家乐福这家跨国零售巨头。令人震惊的是,家乐福竟将过期食品重新打包,篡改日期后继续出售,甚至将三黄鸡伪装成柴鸡,价格翻倍。如此行径,让广大消费者倍感失望。
这究竟是一家企业为了亲近消费者而自毁形象,还是单纯的管理疏忽?在家乐福大力宣传的核心价值观中,承诺、关爱和积极被置于重要地位。对于任何一家商店而言,诚信经营、质量可靠、价格透明应该是其经商的底线。那么,家乐福是否言行一致?
在郑州国贸360家乐福店,顾客络绎不绝。在热闹的购物场景中,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柴鸡与白条鸡之间的区别被模糊处理,两者价格相差近一倍,但外观差异并不大。在补货过程中,营业员的行为更是令人吃惊——原本的三黄鸡被人为地变成柴鸡,价格翻倍。肉类产品的标签上显示的包装日期和最佳食用日期背后,是否存在不为人知的秘密?记者调查发现,带有记号的过期鸡胗经过重新打包后,包装日期竟然变成了当日。而家乐福明确禁止返包产品行为的规定形同虚设。当店主管发现售货员拆返包装时,只是制止并未做出实质性的处理措施。
自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以来,其宣传语“开心购物家乐福”深入人心。记者的调查让消费者对这家企业失去了信任。企业的承诺和规章制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和墙上,而应该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否则,受损的不仅是商家的形象,更是他们对诚信的承诺。值得欣慰的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经对这家位于郑州市的家乐福进行了执法查处。
此次央视的曝光让我们不禁思考: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是否忽略了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在消费者的信任面前,任何企业都应该保持敬畏之心,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希望家乐福能够真正反思自己的行为,重建消费者信任,回归诚信经营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