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胸痛、冒冷汗 心肌梗塞前兆

  • 生活知识
  • 2025-04-19 22:52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面对突发心肌梗塞,情况极其严峻。当病患在到达医院前已经失去呼吸和心跳,高达九成以上的患者可能会面临死亡或成为植物人的风险。即便通过恢复了心跳,心肌梗塞的致命危机依旧犹如附骨之疽,随时可能引发心律不整、心脏衰竭或再次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

台北医大学附设医院的心脏外科体循环重症科主任曹乃文警告,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心肌梗塞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亦是急重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可怕程度不容忽视。他强调,若胸闷症状持续30分钟以上,并伴随胸痛、冒冷汗等不适,很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北医心脏内科的姜广兴医师指出,冠状动脉狭窄与现代化的饮食习惯、压力大、吸烟、家族病史及遗传等因素息息相关。近年来,心肌梗塞患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对于多条冠动动脉血管阻塞的情况,单纯依靠心电图、抽血或标准临床指引进行诊断并不足够,因为心血管阻塞的发作往往突如其来。只有心脏内科与心脏外科的医生紧密合作,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并借助先进的诊断治疗设备,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救治方案。

曹乃文医师进一步将心肌梗塞分为院前休克和未休克两大类。对于未休克的病患,可以直接推进心导管室,由心脏内科医师进行心导管检查和治疗。若判定需要进一步治疗,则置入血管支架。对于已休克的病患,他们的左前降枝、左回旋枝及右冠状动脉等主要动脉可能已严重狭窄。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叶克膜维持生命迹象后,应立即由心脏外科医师进行手术,如冠状动脉绕道手术等积极治疗以抢救生命。

根据曹乃文的统计,对于未经叶克膜及心脏内科、心脏外科联合救治的心肌梗塞休克病患,一年的存活率仅有两三成。而经过叶克膜及积极治疗的同样病患,一年的存活率则大幅提升到六成以上,治疗效果显著。

医师们特别提醒,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是心肌梗塞的高危人群,常常需要紧急送往急诊室抢救。由于工作忙碌、抽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三、四十岁的中壮年族群也成为急诊室的常客。

这篇关于心肌梗塞前兆的文章提醒我们,健康无小事,必须时刻关注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只有充分了解并预防,才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注:由网友『千囚迷森i』至本站,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意见。)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