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蚊虫猖獗,为了守护家人的健康,许多家庭选择在室内点燃蚊香或使用杀虫剂。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儿科副主任余素明提醒,使用杀虫剂时应当慎重,特别是有婴幼儿的家庭需格外注意。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曝光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案例:一个初生婴儿因使用气雾杀虫剂而中毒,导致脑部受损。这个名叫毛毛的孩子,在出生后的短短几天内,因蚊虫骚扰,其父亲在房间使用了标明对人畜无害的气雾杀虫剂。短短三天后,毛毛出现了全身青紫、口唇发白等严重症状,最终被诊断为有机磷中毒导致的脑瘫。
余主任指出,像毛毛这样的悲剧并非个案,尤其在夏季,杀虫剂中毒事件高发。现在家庭普遍使用的各种气雾杀虫剂、杀虫乳油、灭蚊片、蚊香和灭蟑片等产品,虽然厂家在包装上都宣称对人畜无害,但实际上它们的成分对人体是有害的。环境毒理学实验证实,长期接触这些杀虫剂,即使是低量,也可能引发神经麻痹、感觉神经异常及头晕头痛等症状。
对于气雾杀虫剂和蚊香这类短效杀虫剂,需要每天使用,并且使用时需紧闭门窗。这样容易导致杀虫剂的有机溶剂气雾被吸入人体内。长期过量吸入会损伤人的肝脏、肾脏、神经系统以及造血系统。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低下,吸入与成人等量的气雾,其反应会更明显,后果也更严重。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杀虫剂呢?
在喷洒杀虫剂后,人要立即离开房间,等待一个半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孩子住的房间不要使用杀虫剂。特别是大脑发育尚未完善的婴幼儿和儿童,应避免接触任何杀虫剂。一些劣质蚊香中可能掺有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燃烧时农药会散布在烟雾中,婴儿吸入易致中毒,对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在厨房使用杀虫剂时,要小心不要污染食品和餐具。使用杀虫剂和杀虫乳油后,要及时洗手,有条件的话最好洗澡、更换衣服。
不要为了增强杀虫效果而加大杀虫剂的使用剂量。如果家人出现头晕恶心、视力模糊、皮肤刺痛等症状,应立即离开使用过杀虫剂的环境,严重者应立即送医治疗。
让我们在使用杀虫剂时保持警惕,保护家人健康,尤其是婴幼儿的健康。在享受夏日的也要做好防护措施,让蚊虫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