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在产科婴儿室和医院新生儿病房中爆发流行,是一种严峻的健康挑战。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善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极易受到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孕母产道、被污染的乳品、水、乳头、食具以及成人带菌者等。
那么,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症状有哪些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病因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因。例如,大肠埃希埃希杆菌(EPEC)、产毒性大肠埃希杆菌(ETEC)和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EHEC)都曾引发过新生儿流行性腹泻。其中,EPEC是最常见的病因,流行性强,有时可引起整个病区婴儿腹泻的爆发,甚至传至院外,引起整个地区婴儿的流行。
鼠伤寒沙门菌也是流行性腹泻的重要病原。分布广泛的鼠伤寒菌对人和某些动物都可引起疾病,因此细菌来源多,发病率高。其他一些细菌,如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等也可引起新生儿腹泻。
病毒也是引起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重要病因之一,其中轮状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之一。轮状病毒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健康成人可作为带毒者,已感染的新生儿也是重要感染原。
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可继发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较多见。寄生虫,如滴虫、梨形鞭毛虫、隐形孢子虫等也可引起新生儿流行性腹泻。
二、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发病机制
根据病原体是否引起肠壁发生炎症性反应,发病机制分为非炎症型(肠腔型)和炎症型(黏膜型)两大类。非炎症型主要侵犯小肠,以水样泻为主要表现。机制包括肠毒素的产生和肠壁吸收面积的减少。代表性病原为产毒性大肠埃希杆菌、轮状病毒及产气单胞菌等。
产毒性大肠埃希杆菌能产生两种肠毒素,包括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这些毒素通过激活肠壁上皮细胞膜上的特定酶,促使大量水电解质从肠壁排出小肠而发生水泻。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机制则在于该病毒会侵犯小肠绒毛最表面的乳糖酶,导致局部参与黏膜消化的酶尤其是乳糖酶活性下降,从而引起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腹泻。整个过程令人心悸,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病症,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
久泻导致肝功受损,就像是身体内部的一个大战,让肝脏变得疲惫不堪。这时,维生素K的吸收开始变得艰难,导致凝血酶原也相继减少,就像我们的血液里少了关键的守护者,很容易出现出血的问题。
鹅口疮这个并发症则如同幽灵般出现,特别偏爱病程迁延或营养不良的患儿。尤其是那些长期与广谱抗生素为伴的孩子们,鹅口疮可能会悄悄地侵袭他们。
中毒性肝炎则像一个沉默的杀手,潜伏在营养不良的患儿之中。有可能是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并发大肠杆菌败血症导致的,悄无声息地给孩子们带来威胁。
消化道外感染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并发症,有时候是腹泻本身的病因导致的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常见的有皮肤化脓性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甚至有时会有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这些感染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敌人,随时可能发动攻击。
肠套叠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多见于4至10个月的婴儿。腹泻及其伴随的病毒感染导致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奏,肠环肌发生痉挛,剧烈蠕动将痉挛的肠段推入远端肠腔。这就像是肠道的舞蹈陷入了混乱,带来无尽的痛苦。
严重腹泻引发的脱水可能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这是身体的警钟长鸣,提醒我们必须重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并发症如中毒性肠麻痹、胃扩张等。这些并发症就像是身体的暗夜恶魔,让人心生恐惧。
输液不当可能引发急性心力衰竭、高钠或低钠血症以及高钾血症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精心护理,避免发生意外。而对于呕吐的护理不周,甚至可能导致窒息的危险。我们必须密切关注每一个细节,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