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探究
深入剖析,我们发现病症的源头可归结于几大原因。
1. 喂养不当:在婴儿期,若母乳长期不足,又未适当添加乳制品,或者过早断奶,会导致饮食中的蛋白质总量和优质蛋白质长期无法满足需求。尽管如此,能量供应仍能勉强维持最低水平,这种状况多见于婴儿营养摄入不当。
2. 蛋白质吸收障碍:一些疾病如长期腹泻、慢性病、肠结核病、幽门痉挛或梗阻、胰蛋白酶缺乏等,都会影响食欲,或者阻碍蛋白质的吸收,甚至导致无法使用蛋白质而出现水肿。
3. 蛋白质过度消耗:在某些严重病症如脓胸、肺脓肿、腹水、大量失血、手术伤口排水和严重烧伤的情况下,体内大量蛋白质会流失。全身感染如寄生虫病、钩虫病、疟疾、肠炎、麻疹、结核病等,也会导致营养不良性水肿。
4. 蛋白质合成障碍:肝脏是合成血浆蛋白的重要器官,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凝血酶原和部分球蛋白等。但在肝硬化、肝炎、肝脂肪积累等肝病患者的身上,尽管蛋白质的供应和吸收是正常的,但合成血浆蛋白的功能会显著降低,导致血浆蛋白低于正常水平,进而引发水肿、腹水等症状。
(二)发病机制阐述
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营养不良性消瘦颇为相似。主要是由于长期缺乏蛋白质,导致细胞DNA和RNA的合成受到阻碍,进而使得各组织器官的生长迟缓、停滞,甚至发生严重萎缩和脂肪变性,最终导致其功能低下。这种状况的出现,与蛋白质的长期不足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