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除了物理方式还有药物方法,接下来详细阐述一下这些方法:
物理方法:在过去,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物理方式主要包括早期活动、抬高肢体和穿弹性袜子等。研究发现这些传统的方式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上效果并不明显。最近,渐进充气压力袜在神经外科患者的早期使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袜子通过术后立即使用,直至患者完全独立,能够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从原本的20%降至10%。
药物方法:药物预防则主要是通过使用诸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等药物来防止血栓形成。其预防效果并不确定。针对药物预防,还有以下一些细节值得注意:
肝素的使用:肝素可以通过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来预防血栓形成。当血清中的肝素浓度为(0.05~0.033)IU/ml时,它可以防止促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如果肝素的浓度达到(0.25~0.5)IU/ml,它可能会破坏已经形成的促凝血酶原激酶,但这样的高浓度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现在市面上有一些低分子量肝素,其半衰期长、生物利用率高,出血机会减少。
右旋糖酐40:另一种药物是右旋糖酐40,它可以减少红细胞聚集。其使用方法是术前静脉注射1000ml,术中使用400ml,术后当晚和第二天各静注500ml。这种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对于颅脑病变伴有血脑屏障破坏的患者,使用右旋糖酐可能会加重高颅压和脑水肿,因此这类患者应慎用。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方法需要结合物理和药物两种方式,同时注意药物使用的细节和不良反应。这样既能保证预防效果,又能确保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