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防伪码,我们常常认为只要商品带有防伪码就一定是正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防伪码和防伪标签的存在,虽然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鉴别产品真伪的方式,但它们也有可能被伪造。仅凭包装上的防伪码并不能断定产品一定是正品。
防伪码作为产品身份的重要标签,其存在意义在于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查询产品真伪的途径。有些造假者会利用防伪码进行欺诈,制造假的防伪码和防伪标签,使得消费者难以分辨真假。这些假防伪码的整体设计往往与真防伪码完全相同,甚至防伪查询方式也一模一样。如果消费者不慎查询了这些假防伪码,可能会得到“该产品已经被多次查询”的提示,从而被误导。
如果防伪码是造假人员自行编造的,那么消费者在查询时,可能会听到“防伪码不存在”的语音提示。我们不能仅凭包装上的防伪码就断定产品一定是正品。
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验证防伪码的真伪。消费者还可以从其他途径辨别产品的真伪,如查看产品的外观、质量、包装等方面。只有经过多方验证,才能确保所购买的产品是真正的正品。我们不能盲目相信防伪码,要保持警惕,通过多种方式辨别产品的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