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朱晨曦报道:对于中村纪子而言,中国不仅仅是一个“第二故乡”,更像是她心中的家园。在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之际,这位来自千叶县的教师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专访,分享了她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感受。
今年五十二岁的中村纪子,已经在湖南长沙定居多年。她从大学时代教授日语开始,便将自己的热情倾注于教育事业。不仅如此,她还创办了网络日语电台“中村Radio”,并开设了网络日语直播课程,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日语教育。
回忆起自己的中国之旅,中村纪子表示,早在大学时期,她就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一档电视节目,介绍中国学生努力学习日语却缺乏外籍教师的困境。这促使她决定跨越国界,来到中国开启自己的教育生涯。
她在武汉开始了自己的外教生涯,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尊重。为方便更多人学习日语,中村纪子于2014年创办了“中村Radio”,利用网络平台传播日语知识。电台的听众人数已经突破了四十万。
尽管身为日本人,但中村纪子在教授日语时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她坦言,自己的音调与标准日语有所不同。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她前三年一直将音调辞典带在身边,确保自己的教学准确无误。她还不断适应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让自己的授课方式更加易于理解。
除了教学工作之外,中村纪子还积极参与中日文化交流活动。她发现,尽管两国之间存在差异,但也有许多共通之处。她并不将文化差异视作困扰,反而乐在其中,勇于尝试新鲜事物。
如今,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热血日语教师”。而中村纪子则认为自己是一个“本地化”的外国人。她在中国的朋友们邀请她体验中国式的过年方式,她也积极融入其中。尽管因新冠疫情的影响已经两年没有回国,但她表示,与中国朋友在一起时,她从不感到孤独。
这些年来,中村纪子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日友好交流。她积极参与线上交流活动,并协助滋贺县湖南代表处开展相关工作。她说:“线上活动让两国地方人士有了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
当被问及为何留在中国时,中村纪子的回答充满情感:“我在中国看到、听到、感受到很多来自中国人的友善。我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并打算一直在中国生活下去。我相信未来两国关系一定会变得更好。”她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中日友好交流的美好前景,也展现了个人奋斗与追求的动人篇章。
来源:中国新闻网。本文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