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期,卫生部发布了新的行业标准,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做出了详细规定,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权益。
在这其中,特别引起关注的是激光手术设备的使用年限问题。新标准明确规定,激光手术设备使用满十年后必须淘汰。这一举措旨在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为过时的设备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手术效果。
市场上存在一些医疗机构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忽视了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有的甚至使用二手的或者多手设备,这些设备的老化程度和维护状况都缺乏足够的监管,给手术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对此,专家提醒,市民在选择医疗机构时,不仅要关注设备的技术水平,还要了解设备的使用年限、稳定性等情况。
激光近视手术并非人人适合。近年来,国内提供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医院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将手术人群范围放得过“宽”,导致部分不适宜手术的患者也走上了手术台。张贤渝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一家不知名的医院接受了激光近视手术,术后不久视力就下降了。据了解,他在手术前只是简单地查了下视力就进入了手术室。
专家提醒消费者,选择医疗机构时不能一味贪便宜。过分便宜的价格很可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除了价格因素,综合实力、医师经验、设备、口碑等都是选择医疗机构的重要考量因素。手术前,患者还可以要求查看医生是否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以及大型医用设备(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上岗合格证。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是一项复杂的医疗技术,需要严格的规范和监管。市民在选择医疗机构时,应该全面了解相关信息,谨慎做出决策。医疗机构也应该严格遵守行业规范,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的健康负责。只有这样,才能让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真正造福于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