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半年里,每个周四的晚上,陈春荣都会驾驶他的小车,满载着新鲜蔬菜,从双溪驶向台北。透过车窗,他享受着清新空气中夹杂的蔬菜香气,耳边聆听着台北爱乐电台的旋律,心中满是满足和喜悦。这份喜悦源自与同事们分享自家种植蔬菜的喜悦。陈春荣的退休生活已经变成了一种独特的田园诗意。
从报社退休后,陈春荣在双溪买了一处小屋,原本只想在闲暇之余欣赏萤火虫和星空。一次偶然的农改课程以及与亲友分享的一块农地,让他踏入了农业的大门。如今,他过上了半农半X的生活。每周日,他都会给几十位老同事发送电子邮件,分享自己的菜园故事,邀请大家购买他的蔬菜。他的蔬菜有一个特别的标签:“保证没有农药,株株都有故事”。
陈春荣的种菜经历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时,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他并没有放弃。他在邮件中分享自己的失败和成功,让大家感受到一个农民的真实生活和他对种植的热爱。比如,他第一次种植地瓜时的失败,以及第二次种植时的成功和遇到的虫害问题。这些故事不仅让大家对他的蔬菜产生了信任,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他的用心和努力。
陈春荣的菜园不仅是种植蔬菜的地方,更是他回忆童年往事的地方。他回忆小时候家里种植地瓜的情景,每次挖开土地时的期待和失望。而现在,当他挖开一株紫心地瓜时,他感受到了和童年不同的心情——一种收获和成就的喜悦。他的菜园里不仅有蔬菜,还有他的心情、故事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陈春荣的身体里流淌着种菜的DNA。他的父亲是菜农,他对种植小白菜的敬意和努力都来自于父亲的启发。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让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农民。他的菜园正在换季,他正在为秋冬的种植做准备。虽然现在的菜园可能并不美观,但他相信未来的收获一定会让大家惊喜。
陈春荣的种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也曾遇到过困难和挫折。他曾试图扩大种植面积,但发现无法照顾所有的菜,造成了草盛豆苗稀和虫害严重的问题。他没有放弃,他调整策略,减少种植面积,请工人帮忙做自动洒水设备,努力解决面临的问题。他的坚韧和毅力让人敬佩。
陈春荣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种菜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生活、关于分享、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他的菜园是他的乐园,他的蔬菜是他的故事载体。他分享的不只是蔬菜,更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他的故事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力量。他的菜园是一个充满故事和希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