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作为身体的主宰者,激素则如同钦差大臣,既执行大脑的指令,又与各种外来刺激交涉,以维护人体的平衡状态。除了身体各器官自然分泌的激素,现代生活中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导致人们不得不摄入多种多样的“环境激素”。
在深入现代生活与激素的关系之前,让我们先关注一个现象:中国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已经在不断攀升。据了解,目前平均发病率已达到1%,而在广州,这一比例已从十年前的0.5%上升到了1.3%。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伍学焱指出,现代生活中各种激素的摄入可能与性早熟、畸形、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存在关联。
当我们置身于反季节蔬果充斥的市场时,行业内部的秘密也随之揭晓:这些蔬果大多使用了催熟剂或激素类化学药剂。例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的韩德元研究员曾透露,一株果树从幼苗到成熟,可能会使用从零至十几种不等的激素,其中葡萄、西红柿、猕猴桃和草莓等是最常见的使用激素的种类。养殖业使用激素催生饲料也已成行业内的常态。
尽管完全远离激素可能不太现实,但多位专家建议,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可以尽量减少激素的接触。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监测所的秦玉惠研究员建议,人们应减少购买反季节水果,食用前浸泡5分钟以去除农药。叶菜类的菜梗与茎相接处、果蒂以及卷心菜的外部几层容易积累农药,应予以切除。控制肉类摄入量也是防止激素摄入过多的有效方法,人一天所需的肉量只有半个手掌大。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一些国际调查也为我们提供了减少环境激素释放的启示。日本厚生省的一次调查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少用或不用塑料泡沫盒子盛装的方便面和其他食品,减少塑料用品的购买,避免使用聚氯乙烯包装材料在微波炉中加热食物,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激素的释放。
在这个饮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关注吃的问题,更要关注如何吃、吃什么才是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让我们一同进入饮食频道,健康饮食的奥秘。面对失眠等健康问题,我们也可以尝试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来对抗。记住,“肚子一空,万事皆空”,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