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有6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占全球人口的十分之一。大多数人感染结核杆菌后并不表现出病症,他们被称为潜伏结核感染者。为了提高肺结核的预防效果,疾病管制局支持并由生策会执行的“结核病集成型研究计划”最近发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研究结果显示,身体状况较差的人群,如癌症患者、糖尿病患者等,更容易成为潜伏结核感染者的高危群体。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肺结核潜伏感染率比一般人高出六倍之多。这一发现基于对近两千名肺结核高危人群的筛查,使用了丙型干扰素释放试剂(IGRA)进行检测。
具体来说,肺癌患者的潜伏感染率高达35%,糖尿病患者的潜伏感染率为30%,肾病透析患者的潜伏感染率为18%,长期使用呼吸器的患者的潜伏感染率为17%,长期照护机构和呼吸照护病房的潜伏感染率分别为25%和21%。
双和医院新陈代谢科的谢安慈主任指出,肺结核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当病人说话、咳嗽、唱歌或大笑时,会产生飞沫,这些飞沫落在尘埃中,干燥后飞扬在空中,从而传染给亲近的人。肺结核不会通过无生命的东西传播,必须直接或间接吸入飞沫才会感染。
那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成为肺结核的受害者呢?谢安慈表示,糖尿病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长期高血糖会削弱免疫细胞的杀菌能力,同时高血糖环境也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成为结核病的潜伏感染者。
谢安慈进一步强调,虽然结核病潜伏感染者通常没有临床症状且无法培养出结核菌,但如若结核病发作,不仅会使得血糖更难控制,也会使结核病更加恶化,增加治疗难度和疾病风险。针对癌症患者、糖尿病患者、肾病透析患者、长期使用呼吸器的患者等结核病高风险群体,建议定期进行X光筛查,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避免院内传播风险。
如果有接触过结核病患者,或出现咳嗽、咳痰、胸痛超过三周、体重减轻、傍晚微烧、夜间出汗等症状的人,也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结核病诊断。这样可以避免在发病后增加原有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难度。
章《糖尿病患肺结核潜伏感染 比常人高6倍》由网友‘蝴蝶少女’至本站。若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应自行判断并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