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是一个不太精确地统称,大笔一挥把世界分成了中国和其他。但事实上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传承,在种种不同背景下所诞生的文学内容自然也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今天小阅带来的外国文学书单分成了两类,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日本和北美的畅销好书。
日本文化,是一朵恬淡静美的“菊”,又暗藏一把凶狠决绝的“刀”。
日本人,既有追求极致的精神,又有着复杂、矛盾、暧昧的性格。
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与中国一脉相承,现代社会又迥然不同......
这18本书,帮你窥见日本文化的内心,呈现一个你可能不知道的日本——
书单链接https://read.douban.com/topic/574/
1.菊与刀
作者〔美〕本尼迪克特
译者 吕万和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文本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语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
2.武士道
〔日〕新渡户稻造
潘星汉译
《武士道》是久负盛名的解读日本文化基因——“武士道精神”——最权威、最专业、影响力最大的畅销书。作者对“武士道”文化体系理解深刻,全书从它的精神起源解剖,详细分析“武士道”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如忠诚、道义、自杀与复仇、礼仪等,让读者能够了解“什么是武士道”。不但解释了日本传统的“武士集团”神秘的生活方式和奇怪行为,而且深刻阐述了“武士道”对日本普通民众和整个民族事无巨细的重大影响。除此之外,本书还将武士道精神与西方及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对比,解释了武士道在近现代日本崛起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还探讨了武士道在未来物质社会中将走向何方。
3.你可能不知道的日本(中英对照)
Quora
良辰 等译
本作品为豆瓣阅读同文馆“Quora精选精译”系列第14辑。
此为中英对照版,英文原版见http://read.douban.com/ebook/8129231/
提起日本,或许你想到的是动漫、艺妓、地震……那你大概还不知道日本人喜欢在圣诞节吃肯德基吧?让我们跟Quora一起看看各国人眼中的日本。
4.留住手艺
〔日〕盐野米松
英珂译
这本书记录的人物,或许将是日本一批传统手工艺者,他们和他们的祖辈千百年来取法自然,用树皮、藤条、篠竹等天赐之物编织布匹、打造工具、维持生活,由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这些精巧的手工技术濒临灭绝,匠人们依靠双手世代传承的宝贵记忆也终将无处安放,著名作家盐野米松二十余年来走遍日本,倾听和记录下了不同业种的匠人们的生活,本书选取了其中十六位手工艺人的访谈,系统而忠实地呈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处境和精细美妙的作品。
5.金子美铃物语
〔日〕金子美铃 著〔 日〕竹久梦二 绘
吴菲译
本书收录众多未曾在中国面世的金子美铃独家留影,甚至包括金子美铃唯一留存于世的明信片原稿图片。
本书亦收录日本著名诗人为金子美铃撰写的权威传记,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珍品。
金子美铃(1903-1930),活跃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去世时年仅二十七岁。其作品一度被世人遗忘。1984年,金子美铃生前留下的三本手抄童谣诗集共五百一十二首作品正式续集出版,即刻受到瞩目,并广为流传。迄今为止,金子美铃的多首代表作被收录于日本的小学国语课本,其作品已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英、法、韩等七国文字。
6.阴翳礼赞
〔日〕谷崎润一郎
陆求实译
《阴翳礼赞》以细腻的笔触和对日本传统之美的深刻体悟,给读者带来东方美学感受之时,也有令人深 思的人生智慧。纵然阳光美好,阴翳却不可或缺。与明朗耀眼的西方美学不同,东方美感存在于那片朦胧的明暗之中,离开阴翳的作用,一切魅力则会消失殆尽……
本书还收录了《懒惰说》《恋爱与情色》《阴翳礼赞》《我眼中的大阪与大阪人》《关于“白痴艺术”》《故里》《幼少时代的美食记忆》。七篇散文均为唯美派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散文代表作。大师笔下所蕴含的独特美感,在字里行间慢慢晕染开来,余韵悠远。
7.怪谈(修订全译本)
〔日〕小泉八云
王新禧译
小泉八云搜集日本民间故事所创作的《怪谈》是日本灵异文学的代表作,是他在竭力领悟日本文化的精髓后,创作出的最著名的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怪谈》就是日本历史的间接体现,也承载着东方共有的文化美感。全书所呈现出的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美学境界,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认识价值。
此译本辑录了小泉八云所有的56篇日本怪谈故事,未作任何删节。逐句逐段细致翻译,务求精益求精,使译文既古雅又不失畅晓。书中疑难之处,还详加了注释。
8.源氏物语(套装共3册)
〔日〕紫式部
叶渭渠 等译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代表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叶渭渠、唐月梅两位卓有影响的日语翻译大家与学者,耗费八年时间,夫妇联袂为读者奉献一部全新译本。以更贴近原文的译文,详尽的注释,可谓阅读、研究两相宜。
紫式部,又称紫珠,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的女性作家,和歌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其作品《源氏物语》,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日本美学集大成者,并由此产生了“源学”。
9.工艺之道
〔日〕柳宗悦
徐艺乙译
日本至今保留着鲜明的民族传统与手工技艺,柳宗悦先生功不可没。他提出“民艺”的概念,努力改变人们崇尚美术而轻视工艺的倾向,认为工艺蕴藏在民众之间,民众的无心之美、自然的加护是美之源泉,而非个人艺术家的天才创造,工艺之荧必须与用相结合,必须具有服务意识。柳宗悦先生的阐述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仍然不失其价值。透过他的视角,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
《工艺之道》阐述了何谓工艺之美、何谓正宗的5-艺、人们对工艺的误解以及工艺的未来发展,是柳宗悦先生最早的关于工艺性质的论文集。
10.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
〔日〕近藤大介
泓冰译
中国缺什么?其实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清楚,但从一个日本人口中说出来,总会觉得有些不自在。近藤大介先生的这本书写得很有分寸他来北京工作数年,但从不扎堆在“日本老乡”之中,而是愿意天天乘地铁、搭公交,与周边的中国人搭讪、交往,时时刻刻感受“中国特色”,还娶了一位中国太太。所以,这位“中国女婿”对中国的批评,实在留着客气。
这是隔海相望的一次“国民谈心”,通过对方,照出自身所缺。是国家性的缺失,还是国民性的痼疾?哪怕一个伟大的国家,也常常通过它的缺点和所处的时代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日本学者对中日国民性进行观察的反思之作。作者真正探究到了中日文化的精髓,并实现了有趣的跨文化比较。中国缺少优质的服务、缺少细腻的技术,中国人仍然很不团结;日本缺少责任心、缺少广阔的视野,日本的后继力量堪忧……。
近藤大介在中国居住多年,他将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娓娓道来,既非尖锐批评,又非一味吹捧,幽默与自嘲中多带诚恳,此种“诚实的尴尬”难能珍贵。
11.人间失格
〔日本 〕太宰治
烨伊译
太宰治的内心独白,一个渴望爱又不懂爱的“胆小鬼”。他无法理清人类生活的头绪,只得以滑稽搞笑来伪装自己。他由恐惧到绝望,由绝望到渴望离开这个世界。这就是《人间失格》。在这里,人性的丑陋和虚伪,无可遁形。“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他太想死了,甚至连“Goodbye”都来不及说完。真正细腻感伤的文字从这里开始。
《人间失格》收录《人间失格》、《维庸之妻》、《阴火》、《奔跑吧!梅勒斯》、《Goodbye》等太宰治诸多名篇。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由序、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后记共五个部分构成,其中序和后记以作者口吻叙说,三个手札则以主人公叶藏的口吻叙述。主人公叶藏胆小懦弱,惧怕世间的情感,不了解人类复杂的思想,继而通过搞笑取乐别人,隐藏真实的自己。后来发现饮酒作乐似乎更能逃避这个世界,于是终日放浪形骸,通过酒精、药物、女人来麻痹自己,最终走向毁灭。他被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终其一生都在自我厌倦下寻求爱,逃避爱,只能毁灭自己。
12.我是猫
〔日〕夏目漱石
竺家荣译
《我是猫》确立了夏目漱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小说采用幽默、讽刺、滑稽的手法,借助一只猫的视觉、听觉、感觉,以主人公中学教员珍野苦沙弥的日常起居为主线,穿插了邻居资本家金田企图嫁女不成、阴谋报复苦沙弥的矛盾冲突,嘲笑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生活,讥讽他们自命清高,却无所事事;不满现实,却无力反抗;平庸无聊,却贬斥世俗的矛盾性格,鞭挞金田等资产阶级人物及帮凶的势利、粗鄙、凶残的本性。小说构思奇巧 ,描写夸张,结构灵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此书为夏目漱石的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幽默讽刺的文字,以猫的独特视角写尽日本,满足现在文艺青年的阅读喜好。
13.我的造梦之路
〔日〕今敏
焦阳译
《我的造梦之路》是动画教父今敏的执着梦想和坦诚生活。
今敏,动画界的造梦大师,与宫崎骏一样神一般的动画导演。他以非凡的才华掌控着梦境与现实,颠覆了既定的概念,他的作品影响过诸如沃卓斯基、诺兰等好莱坞大导演,甚至推动了整个电影界的革新。本书是今敏仅有的自传性随笔,在日本出版后盛况空前——英年早逝的他仍然活在大家心中。
为了能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他扔掉了世俗意义上的幸福,舍弃了安定的生活,一生沉浸于挚爱的动画事业。即便是在弥留之际,他最难以割舍的还是自己未完成的造梦之旅。《千年女优》中一句台词“其实我真正爱的,是追寻他的我自己”是今敏的心声,是他追寻梦想的见照。
这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这是一段能让有梦之人热血沸腾的旅程。
14.罗生门
〔日〕芥川龙之介
楼适夷 高培明译
在一个战争年代,一个被主人赶出家门的仆人,正徘徊于“是饿死还是当强盗”的两难抉择时,正巧走到一个到处都堆满死尸,叫做罗生门的地方,他壮起胆子,想进去找一些财物。结果竟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正从一个年轻女子的尸体头上拔头发……
《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 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生的无奈、悲观与绝望。
芥川龙之介最经典短篇小说《莽丛中》《鼻子》《地狱变》《蜘蛛丝》《河童》等全收录。
15.日本盛得下你的恨与爱
《Across穿越》编辑部
当日本成为旅行目的地,任何一个切入角度都有可能令人爱恨交织——恨是多种多样的,爱也是多种多样的体验文艺作品里的和风传奇、追寻盛放的樱花、微醺于东瀛风情、品味日式佳肴、游荡于市井街角,总有一个时刻或场景打动你。
毫无疑问,日本盛得下你的恨与爱。
16.现代日本(中文版)
〔英〕克里斯托弗·戈托-琼斯
顾馨媛译
称日本为“现代”社会意味着什么?对不期、不同群体的日本人来说,“现代”一词又意味着什么?本书聚焦于日本自19世纪中期至今在历史、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变迁, 追溯了日本与现代性之间复杂而又创造性的对接,澄清了一些误解。,作者还探究了太平洋战争前的日本和战后日本之间的连续性,对战后日本的矛盾与分裂心态进行了尤为精彩的解析。
非日本式的叙述,更清晰的日本。
借日本的经验重新思考“现代”本身的意义和维度。
从心理学角度透彻解析战后日本的矛盾与分裂心态。
荷兰莱顿大学专攻现代日本研究资深教授克里斯托弗·戈托-琼斯著。
日本神户国际大学教授、旅日作家毛丹青作序推荐。
17.起风了
作者〔日〕崛辰雄
译者 烨伊
未婚妻节子身患重病,男主人公陪伴她在山中疗养。在疾病中,他们共同寻觅着生的幸福,却又不得不面对死亡。
作品笔触细腻,情透纸背,弥漫着铭心刻骨的悲怆与哀婉的气息。它直击人的内心世界,透出人对“生•死•爱”这一永恒主题的探索。
宫崎骏2013动画大作《起风了》原著小说。
日本著名作家、新心理主义大师堀辰雄最高杰作。
18.无缘社会
作者〔日〕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译者 高培明
本书系NHK电视台资深采访记者作品合集,采访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老死”。
高龄、少子、失业、不婚、城市化,造就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活着,没有人和他们联系,他们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也不回家乡;他们死了,没有人知道,即使被发现,也没有人认领他们的尸体,甚至无法知道他们 姓甚名谁,他们的人生被为寥寥几个字的遗骨认领布告,他们被称为“无缘死者”,他们所在的社会也会渐渐从“有缘社会”变成“无缘社会”。日本每年3万2千人走上“无缘死”的道路。他们中间,有在公司20年没有迟到请假,可是一夜之间变成街头流浪汉的工薪阶层,有一个人旅行的旅者,有一生未婚的女性,有儿女远离自己的空巢老人,有从来只在网络上交友的年轻人,社会联系日益脆弱,连一般家庭的30-40岁的人也感受到了孤独死去的阴云笼罩。日本NHK电视台特别节目录制组,节目热播后将记者的真实采访手记合成此书,将当今社会中那些不受关注的人们的临终惨景呈现到大家面前,呼吁社会的警醒和反思。 因为采访到后来这些无缘死者身份都渐渐明朗时我们才发现,他们曾经几乎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书单链接https://read.douban.com/topic/744/
The Round House
作者〔美〕路易斯·厄德里克
亚马逊评论数2901,综合评分4.2/5
路易斯·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1954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她被誉为美国当代最天才的印第安作家,曾六次获得欧·亨利小说奖。2009年,她的作品《鸽灾》(The Plague of Doves)入围普利策小说奖。2012年,小说《圆屋》(The Round House)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同年竞争的还有本·方登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圆屋》的故事发生在北达科塔州的原住民部落奥吉布瓦(Ojibwe)。1988年一个平凡春日的傍晚,13岁的乔和父亲巴吉尔正等待母亲杰拉尔丁回家吃晚饭,却等来了被打得遍体鳞伤,身上浇满汽油的杰拉尔丁。母亲惨遭袭击后被强奸,身为部落法官的父亲巴吉尔很快锁定了嫌疑犯,并掌握了确凿证据。父子俩发现一切调查都是徒劳——凶手的身份是可否立案的决定性因素,因为部落法庭无法处理身份为非本土原住民的罪犯,而州立法庭却又不予受理发生在印第安保留地上的案件。案子悬而未决之际,母亲也对凶手的身份缄口不言,她的抑郁笼罩着乔的整个青春期。乔决定联合几个密友,用“自己的方式”伸张正义。
《圆屋》以一桩悬案开篇,徐徐展开一幅北美保留地风貌的奇异画卷。乔的成长经历与情感困惑,因母亲的案件而日益成熟的道德观、政治观使人得以一窥当代北美原住民的矛盾与艰难。它被誉为印第安人版《杀死一只知更鸟》。
Orphan Train
作者〔美〕克里斯蒂娜·贝克·克兰
亚马逊评论数19197,综合评分4.6/5
《孤儿列车》(Orphan Train)是深受英美读者喜爱的小说家克里斯蒂娜·贝克·克兰(Christina Baker Kline)笔下最具情感浓度的一部小说。它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悲欢,带来可以媲美《追风筝的人》的至深感动,连续85周位列《纽约时报》小说榜第1名。
1854到1929年间,自美国东部出发的孤儿列车承载着上万名无家可归的孩童前往中西部地区,他们在沿途各站任人挑选,未来命运如何全凭运气决定。9岁的小姑娘薇薇安就是其中之一,可是好运没有降临到她的头上。对她而言,登上孤儿列车只是命运悲欢的大幕掀开的微微一角。如今的薇薇安91岁了,漫长的人生让她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多到不敢回忆。一次偶然的善心之举让薇薇安结识了孤儿莫莉,往事如潮水般涌来,将她淹没。,这次生命给出了应有的答案。
Into the Darkest Corner
作者〔美〕伊丽莎白·海恩斯
亚马逊评论数1565,综合评分4.4/5
凯瑟琳·巴蕾是个平凡的姑娘。她热忱,聪颖,有一份钟爱并擅长的工作,事业和生活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她遇到了帅气迷人的李·安东尼,跟李迅速坠入爱河,成为了闺蜜群中最受瞩目的女孩儿。不久,凯瑟琳意识到,李的完美外表下掩藏着暴戾,阴险,狠毒的内心。在极端控制欲的驱使下,他对凯瑟琳施尽暴力折磨。凯瑟琳开始向最好的朋友求救,令她绝望的是,没有任何人相信拥有天使外表的李真实面目如同凯瑟琳描述的那样。凯瑟琳决定逃走,她放弃一切逃往伦敦,梦想开始新的生活。这一切从李出狱后戛止,梦魇重袭。
Into The Darkest Corner 是犯罪小说作家伊丽莎白·海恩斯(Elizabeth Haynes)最精彩的一部作品。友情提示阅读时请关好门,锁紧窗户,并警惕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
The Given Day
作者〔美〕丹尼斯·勒翰
亚马逊评论数736,综合评分4.3/5
由丹尼斯·勒翰(Dennis Lehane)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向来是票房和口碑的双重保障。他的小说被搬上大银幕的有2010年莱昂纳多主演的《禁闭岛》(Shutter Island),2007年由本·阿弗莱克执导的《宝贝,再见,再见》(Gone Baby Gone)。2003年伊斯特伍德执导、西恩·潘和蒂姆·罗宾斯主演的《神秘河》(Mystic River)同样改编自丹尼斯的小说。 The Given Day 是迄今为止丹尼斯野心最大的一部小说。他跳出了犯罪小说的写作舒适区,将故事置于一战后的美国。以黑人和白人两个家族的命运为主线,勾勒出20世纪初美国社会动荡迷惘的群体生活姿态。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种族问题,移民政策,经济局势混乱,美国社会富人和底层公民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给今日美国的命运增添了一笔引人深思的注脚。
Life After Life
作者〔美〕雷蒙德·穆迪
亚马逊评论数357,综合评分4.5/5
26年前,雷蒙德·穆迪(Raymond Moody)博士的《死后的世界》(Life After Life)颠覆了全世界对于死亡的宏观认识。雷蒙德·穆迪被誉为“濒临死亡体验之父”,这本传奇性的Life After Life 在全球销量高达1300万册。去年,本书的纪念版发行,穆迪博士的死亡体验调查重新掀起全球“死亡体验”热。
在本书中,雷蒙德采访了150名被临床判为“死亡”却又活过来的人,详细记述且分析了他们所经历的“死后世界”。某些幸存者表示,在鬼门关晃悠的时候感受到了极度的宁静和安好。他由此告诉现代人对于死后经历可以有什么期待,比如隧道、白光,也会有死去很久的亲友在“彼岸”等候我们。穆迪的研究至今仍是探讨“死亡”这一话题必不可少的读本。早已将死亡看作自然生命一部分的人类,是否可以期待死亡背后,生命线存在某种延续的可能?雷蒙德·穆迪优美而充满哲思的语言同样能唤起对现实生命的多重思考。
好啦,今天就先说这么多吧,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就在这条回答下面留言,小阅还会持续更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