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都时候去朋友家玩,在他书桌上看到一个“泥咕咕”。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这种泥巴做出来的艺术品,不要小看这种泥巴艺术,现在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了。我拿起来,看到尾巴和屁股上都有洞,就知道这个“泥咕咕”确实是我们小时候的那种玩具,对着尾巴吹了一下,发出了埙一样单调的声音。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很多玩具中的其中之一。
八零后,出生在农村的孩子,并没有多少玩具。至少在我成长的环境中,是没什么玩具的。所以,我们把能玩的一切都玩个遍。比如泥咕咕,现在看是艺术品,其实小时候是个孩子都会做,家家都有烧煤用的胶泥,用水和匀了,捏出小鸟的形状,肚子里掏空,然后用个树枝把屁股和尾巴上掏个洞,在太阳底下晒干了,就可以当哨子吹了。我们小时候只不过做出来的都比较粗糙,有个小鸟的样子,能发出声音就能玩一整天。不像现在还能涂上各种彩绘,变成书桌上的艺术品。而且现在的孩子都生在蜜罐里,家长不可能让玩各种泥巴,更别说往嘴里吹了。不过小时候就是我们的玩具。
穷孩子的玩具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现在想起来都不可思议,也没人教,好像无师自通一样,身边什么东西都可以变成玩具。春天的时候,柳树发芽,嫩绿嫩绿的枝,掰下来,折断了。细细的枝上有嫩嫩的外皮,轻轻地揉捏外皮,小心别搓坏了。等把整个搓了一遍,就可以轻轻你把里面的硬芯抽出来,剩下一个嫩皮的外壳,然后把一头用刀截齐,把批外面再轻轻你削一层皮,捏成扁平的形状,放到嘴里就可以吹响——好像《让子弹飞》里,张麻子跟他们的兄弟们联系就用这种哨子,不过我们叫“吹mi”,放眼里也不知道是什么字。
更不用滚铁环,沙包,跳绳,跳房子,玩弹珠,甩元宝——这个元宝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两个字。现在好像还有小学生这样玩,用很多废纸,尤其是烟盒子最好,因为五彩斑斓的颜色会很好看,没有废纸和烟盒子,就会用小学生写完作业不用的作业本的纸,折叠成四方形的元宝,放学后,人人裤兜里都有揣着元宝,在放学路上边甩边走。我把小伙伴的元宝甩个四脚朝天,他的元宝就是我的了。靠这个可以四处赢很多元宝,也会输。输了就四处捡香烟盒子,然后可以再叠元宝,再去赢回来。看起来完全跟现在小孩子玩的玩具没法比啊,就是乐此不彼。现在想来,小孩子的游戏,绝不是看玩具的贵重与否,而是看小孩子会不会玩。贫穷绝不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反而想法,贫穷只会激发孩子们更多的想象力,更多的玩法,更多的玩具。
对了,比如,夏天经常吃雪糕,雪糕吃完剩下的棍,可以积攒很多,然后堆在一起,挑冰棍。我从架在一起的冰棍架上挑一个,没有惊动其他棍子就算我赢,然后可以继续挑,直到挑的时候,不小心惊动了其他棍子,就换小伙伴来挑。这种游戏好像很无聊,其实最有趣了,不但锻炼我们整体观察局势,还能锻炼我们的巧手是不是稳。,我们身边看似没有玩具,几乎所有的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玩具,一块泥巴,一根绳子,一片土地,几个石子,几张纸,一个树枝……
还有什么是不能玩?不需要买现成的玩具,如果你有想象力,一切皆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