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是战争中用于防守的墙垣,城门则是防线上的弱点,为了加强防卫,在随墙而辟的城门之外,再筑起一道重门,用以构成里门之外的又一道防线,里外门之间的围合空间犹如大城外的一座小城,此"小城"即谓之"翁城"。根据考古和史书记载,“瓮城”最早诞生于先秦时期,经过时间变迁,到了宋朝达到完善。
“瓮城”是战争的产物,虽然在现存先秦文献中,并没有直接记载瓮城的出现,但根据先秦时期战争的频繁程度来推测,我国瓮城的出现并不会太晚。
根据考古发掘,在已发掘的先秦遗址中,山西垣曲商城遗址的发掘就基本可以确认其“第二道城墙”就是瓮城。这是迄今可确认的瓮城最早雏形,其历史意义重大。
垣曲商城遗址位于垣曲县古城镇的南关,在其发掘报告中说“在西墙北段距西北角·····发现了与内墙平行的第二道城建,宽3-6米,长280米;南墙外侧也发现二道墙的西段175米·····西部二道墙外有一条宽6-10米的城壕,深约7米”
虽然形制设计较为原始,建造如此庞大,但也可看出后世瓮城的影子,它的出现将中国瓮城出现的时间追溯到了商代早期,表现出现的原始性也为后来瓮城发展留下了空间。
一、汉代的瓮城
在汉代文献《说文解字》中记载“闉,城曲重门也”。所说的“城曲重门”是指城门外的瓮城设施。
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战争的规模、强度不断加强,随之瓮城的建造、布局规划也得到了发展、完善。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瓮城的本身,还表现在分布的范围和普遍性上。
根据考古发掘,汉代瓮城遗迹是数量最多的,分布地区不仅在中原地区,北方边疆地区也日益普及。有代表性的为汉代乌力吉高勒城障。
乌力吉高勒城障位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瓮城与城墙已连为一体,中间没有断开,具有了后世瓮城的大体模样。撑起呈现不规则长方形,偏开一门,断开几米后修筑了稍微错开、平行的外墙。
汉代瓮城在形制、建筑、材料方面有着很大的进步, 但仍处于过渡阶段。
二、唐代的瓮城
到了唐代,瓮城就更为普遍了,较为经典的是西北地区的西洲城,东南地区的扬州城。
在扬州城的遗迹中,现存部分保存比较好,大部分残高可达4-5米,城垣外有城壕与之平行。城垣东墙有三个豁口,偏北有一片半圆形的高地,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50米,城壕至此则屈曲绕过其外缘,为城门、瓮城和月河的遗迹。
西州城则位于吐鲁番东约50公里处,从胜金口流出的水经二堡流入城。外城呈正方希,偏北的门保存了曲折的瓮城。
唐代的瓮城形制与汉代相比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形制多为西州城瓮城模样。这个时期的瓮城墙体修建的较为短小,仅仅用来拱卫城门。
到了宋朝时期,城门内外加筑瓮城已经成为了国家制度。在宋仁宗时期官方编修的《武经总要》对城垣、马面、城门、瓮城等建筑设施有详细的要求,并绘制有具体图样。
除《武经总要》一书外,《东京梦华录·东都外城》也记载“东都外城····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熏门、新正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正四门,皆留御路故也”。
宋代瓮城最大的突破不是常规的形制、规模、材料方面,而是当属瓮城的理论设想。
南宋抗金将领陈规精通军事工程并善于城垣保卫战。在他撰写的《守城机要》一书,在提出了设置内瓮城的想法。陈规把外瓮城视为旧制,从城池军事防御角度提出了城门内侧需要建造城墙。
宋一朝的瓮城相比较先秦、汉、唐时期的瓮城功能更加健全。
瓮城诞生是我国筑城工程和城市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出现使攻守双方从薄弱单一的城门挣脱转为两重城门的殊死搏斗。其主要功能为
1、双保险作用。可从正面屏卫城门,双保险保卫城池;
2、限制和改变敌人的进攻方向。瓮城城门设置往往是主城门错开的。
3、加强防守,更有利于夹击敌人。在敌人攻入瓮城中,防守者可在城墙上夹击敌人。
瓮城对城池防御作用的加强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