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罗列的不良反应越多,说明这个药物毒性大,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在发挥其治疗作用的,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物的固有属性。伪劣药品不正确使用造成的有害反应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范畴。
有些药物的说明书罗列了很多不良反应,说明这些药物在上市之前的临床试验阶段以及上市后使用过程中都经过了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研究,数据充分,不良反应罗列的越多,并不能说明发生在患者身上的几率越大,药物的安全性越低,实际上绝大多数药物的不良反应虽然发现的多,发生率并不高,有些不良反应也是短期的,对病人的损害是可逆的,用药时间越长,剂量越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的概率相对也会随之增加,比如降压药物氨氯地平水肿和牙龈增生的不良反应与用药时间以及剂量都是相关的,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则与剂量和用药时间无关,如青霉素类的过敏性休克,与药物剂量和时间无关。,有些药物不良反应是伴随者药物药理作用出现的,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过程出现的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对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需要长期激素治疗的患者来说,激素的这些不良反应与治疗带来的获益比较就不足以提及,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给药方式如吸入类制剂可最大程度避免激素的全身性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的多少,其实与药物的安全性之间并没有绝对的正比例关系。不良反应是药物本身的固有属性,通过适当的剂量或给药方式的调整可有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不能因为惧怕药物不良反应而讳疾忌医,从疾病治疗的目的出发,对正确的病人选择正确的药物,才是优质医疗的王道。
而有些药物的说明书很少有不良反应方面的描述,或者标注着尚不明确,这样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就低吗?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描述少,并不能说明这个药物本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恰恰说明这个药物在临床研究的样本量小,或者缺乏临床研究数据,许多未知的不良反应还没有被发现,未发现不代表不存在。药品上市前和上市后都需要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上报药品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是药企和药品经营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是每个医院临床药师需要经常登录上报不良反应的系统,许多药品在使用过程中说明书也会在不良反应项下增补新发现的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追踪和上报,最终目的就是为医生在用药选择和处置不良反应方面提供详实的科学的参考依据.
药品不良反应罗列的越多,当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时,医生会参考说明书中报道过的不良反应,来排除或确定是不是由药物引起的,还是其他因素导致,最终决定不良反应的处理方式,如怀疑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停药就可以迎刃而解,如非药物因素引起,则再考虑其他因素和解决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说,药物说明书列举的不不良反应越全面,越有利于医生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做出正确的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