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保健品应该客观对待,保健品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中间的存在,这里边有几种情况一是药食同源问题。从古到今,中药和食物很多无法分开,如日常用的香料,也有山楂,人参,百合,生地,山药等等,应该有139种,这些药物也是食品,而可以归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如农业部,可以开发出来营养品和食品,如各种美食,这样的保健作用肯定是客观存在的。二是西药的一些成分或提取物,如维生素或一些中药植物药提取成分,还没有十分明确的药物属性归属,这些物质加工为保健品的很多。有没有用?不好确定的有,可以确定的也有。
,保健品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也正因为此,为了市场需要,很多厂家不去走药品的渠道,程序严谨,拿不到批号,无法生产,成本高。而也不愿意走农产品,附加价值低,没有利润,而保健品不同,附加值高,社会需求大。比如看病人走亲戚,提一箱原生态山药,可能不如加工为山药汁或粉的好,这就是现实,所以有需求就有生产。
而需求的增加恰恰说明中国人民生活富裕了,追求生活品质,想健康长寿,如此就十分关注身体和家人健康,这样各方产品就大会萃,良莠不分,夸大其词,又加上营销手段,强调治疗功能,就把群众吸引过来了,这是不正常的。但,对于功能不过分宣传就无法盈利,暴利,而如果不宣传对于药食同源的确实又客观存在,如何破?这里边就有市场监管和健康教育的问题了,而目前缺乏的恰恰是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