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子》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遭遇两个小孩争论一个问题一个小孩认为早晨的时候太阳距离大地远一些(按当时华夏人不知道地球是圆的),理由是早晨的时候凉快,而中午热,所谓近热远凉;另一个小孩认为完全相反因为早晨的时候太阳看起来很大,而中午太阳很小,所谓近大远小,所以早晨的时候太阳距离大地很近。
这个问题让孔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按照当时人们所掌握的知识体系,这两种互为矛盾的说法都具备合理性。人流网小编认为,这个故事应该是后世假托孔子而编撰的寓言故事,倘或历史上真有此事,想必孔子临终的时候,还会念念不忘此事。
不过,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似乎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可以归纳成一天之内,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差异。
地球和太阳的距离,确实是存在着一定的变化,不过,这个变化不是出现在一天之内,而是出现在一年之内。
地球公转一个周期的时间,就是一个地球年的时间,在这个周期里,地球上一月的时候,地球距离太阳较近,而七月的时候则较远。不过,如果以太阳和地球的总距离来做标杆,这点差别在比例上可以忽略不计。
既然一年内,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差距尚且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一天内,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几乎可以用没有来形容。
所谓早晨时候凉快,中午时候炎热,其实和地球的自转有着关联我们知道,昼夜交替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自转,地球是一个球体,在自转作用下,不同的“球面”受到的关照不断变化。早晨的时候,是太阳光刚刚照射到这一球面,光照处于斜射状态,其热量较少,随着地球自转,当太阳光直射在这一球面的时候,便是中午了,这期间,热量最强,,有了“早晨凉快中午热”这一现象。
所谓的“早晨大,中午小”,则是因为日出时分,天空破晓,太阳在四周昏暗的背景下,给人一种视觉误差,认为这时候的太阳很大;而到了中午,太阳直射状态下,其“背景光线”也变得耀眼起来,这样,给人感觉太阳似乎变小了。并且,太阳斜射(早晨)光线并不耀眼,人可以用肉眼直接观测,而中午的阳光让人不敢用肉眼直接观测,由此,也导致了人的视觉误判认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