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则天,是中国封建时代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可谓空前绝后。她对自己的成就也颇为自负,凭空造了一个字“曌”给自己命名,意为像日、月一样崇高,凌驾于天空之上。
别看这几位都是天潢贵胄,可在武则天这位强势的母亲跟前,大部分子女的人生经历、结局都不算太美妙。
最先离世的是安定公主,当时还是个婴儿。《新唐书》及《资治通鉴》里都记载武则天亲自扼杀襁褓中的女儿,嫁祸给王皇后,唐高宗李治大怒,自此有了废后之意。
但这很可能是后人对武则天的污蔑,女主临朝,刺痛了多少大丈夫的眼。成书时间较早的《唐会要》里,并没有提及武则天杀女一事,只说安定公主暴卒,武则天诬陷是王皇后杀的,借此铲除后宫中的一大敌人。
他的死因也存在争议,很多史料里记载了李弘可能是被武则天鸩杀。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李弘深得李治的宠爱,李治晚年身体不佳,有提前禅位给李弘之意,而当时武则天和李治二圣临朝,政治上很得意,如果李弘继位,武则天就无法继续掌权。
二是李弘和武则天关系不睦。众所周知,萧淑妃是武则天在后宫中的敌人,后被武则天弄死,她的两个女儿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被囚禁在宫中,年纪很大也不能嫁人,李弘可怜她们,奏请父皇让异母姐姐们出嫁,这让武则天很生气,觉得长子和自己不是一条心。
另有一事,武则天给李弘挑选的太子妃本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不料定下婚期后,杨家姑娘竟被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奸污,婚事自然进行不下去。
以古人的观念,订婚代表着婚事已成定局,贺兰敏之这么做,实质上是对太子权威的挑衅。李弘极为愤怒,和武家离心离德,如果他登基,想必武家无法再保有如今的地位。
这两个原因,被很多人认为是武则天鸩杀亲子的动机。,经史学家考证,李弘并不是被谁杀害,而是死于肺结核病,这种病在古时称为痨瘵,在古代几乎无法根治。
依据是李治在《赐谥皇太子弘孝敬皇帝制》中提到,李弘自从被立为太子之后就染上痨瘵,后又过度劳累,加重了病情,最终病卒。
况且武则天再狠,也不至于杀儿子。再说杀一个有什么用?假如是出于政治方面的原因,得全部杀光才行。
第三个离世的是李贤。如果说安定公主和李弘之死,武则天是清白的,那么李贤的死亡,武则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弘死后,李贤被立为太子。他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李治的喜爱,曾三次监国,深得朝臣的拥戴。但李贤和武则天的关系很差,武则天多次斥责他,骂他不懂得为人子、为太子,还曾写信责备。
当时宫中有一种流言,说李贤根本不是武则天所生,而是她的姐姐韩国夫人与李治的儿子。李贤听到后可能信了,感到十分恐惧。
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李贤越发觉得也许这种流言是真的,因为武则天对他毫不容情。
那时有个名叫明崇俨的术士很得李治和武则天的信赖,他曾说过李贤的坏话,后来被杀了,凶手迟迟未能抓捕归案,武则天怀疑是李贤下的手,又从东宫马房里搜出数百具铠甲。
封建时代,私藏武器装备等同于造反,李贤被废为庶人,幽禁在长安,后流放巴州。和他亲近的大臣都遭到贬官或流放。李治想要赦免李贤,但武则天不同意,说应该大义灭亲。
武则天知道后,大骂丘神勣一通,贬了官,但没多久丘神勣就被重用,这让人不得不怀疑,丘神勣逼死李贤是武则天的授意。此事足以说明,武则天和李贤没什么母子亲情。
李显、李旦虽当过两次皇帝,貌似也没怎么享受过。李显曾遭母亲流放,历经艰辛当上皇帝后,被野心勃勃的妻女毒杀,李旦第一次当皇帝是母亲的傀儡,第二次被儿子李隆基压制,不得不早早禅位。
武则天幼女太平公主也没得到自己的幸福,心爱的丈夫薛绍被武则天投入监狱活活饿死!哥哥李显被韦皇后毒杀,太平公主联合侄子李隆基发动兵变平定乱局,但随后却因权力之争被李隆基赐死。
为啥“一摘使瓜好”,可不就是武则天搞掉了大哥李弘,让他老二李贤当太子了嘛!可没过多久老二也被搞掉了,一摘、二摘、三摘、四摘,可不就四个儿子都搞了一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