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个矛盾的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先看下王安石的成就,文学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曾这样赞叹王安石,《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意思是后来人无法超越王安石的文学成就,高度评价了他,给予了肯定。政治方面,发动了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的社会改革运动,因为正处于宋神宗时期,史称“熙宁变法”或“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就连列宁也称之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但王安石的改革最终失败了。
其主要原因是来自大官僚与权贵们的重大阻力,与司马光为首的反变法派最终形成了北宋最漫长最激烈最恐怖最残酷的“党争”,也有王安石自身用人不当的问题,吕惠卿,他的主要助手,在变法受挫时,马上对王安石落井下石,曾布是不折不扣的“墙头草”,还有北宋著名的奸臣蔡京也是王安石提拔的,是典型的政治投机分子。对于经济改革,采取强权,由如“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王安石写过《伤仲永》,告诫人们,孩子们的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教育更重要,但到自己头上,却是个不折不扣溺爱儿子的父亲。王安石的儿子叫王雱,《宋史》评价王雱为人骄横,狂妄。有一次,王安石正和程颢等人商议变法受阻之事,他赤脚散发,披着件衣服,连招呼也不打,直接说道“把阻碍变法的韩琦、富弼的头砍了。”当时,韩琦富弼都是当朝权贵,就连皇亲国戚都不敢得罪他们。可后来,王安石还是把儿子安排到皇帝身边,任龙图阁直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