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这一典故和成语源于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赵国。赵王力不能敌,只好求救于齐国。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孙膑为军师。田忌想直奔赵国邯郸直接与魏国的军队作战以解赵国之围,孙膑劝说他“此时魏国精锐军队倾巢而出集中在邯郸,如果我们直接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其军必败。”于是,齐军直奔大梁。庞涓得知齐国军队进攻自己的国度大梁,赶紧回师大梁。哪料到归途中陷入孙膑的伏击,仓皇与孙膑交战于桂陵。魏军长途疲惫,又遭伏击,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孙膑大胜,赵国之围遂解。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因为,《史记》的巨大影响,“围魏救赵”已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
围魏救赵,已经后世一个著名的典故和成语,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在中国古代发生无数的经典军事战例,能够收入三十六计则是经典中的经典。
孙膑早年与庞涓是同学,曾一同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任职的时候,魏王用重金聘请孙膑到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怕孙膑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膑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并收到齐威王的重用。
桂陵之战后的13年,也就是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第二年,齐国出兵救韩,采用孙膑策略,齐军直逼魏都大梁,但旋即退兵,诱使庞涓兼程追击,结果庞涓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遭遇孙膑伏击,庞涓自知穷途末路,大叹“遂叫竖子成名”,自刎而死(一说被乱箭射死),史称马陵之战。
《孙子兵法》是《三十六计》的源头,三十六计是从孙子兵法等古代兵法中出来的,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
《三十六计》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一词,语源于南北朝。《南齐书·王敬则传》记载“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不过,该书究竟为何人何时所撰,难以确考,一般认为此书是在明末清初之际积累成书的。今人所见《三十六计》,最先于1941年在甘肃邠州(今陕西邠县)一个书摊上发现,题下注称“秘本兵法”,原本系抄本,无时代,无撰者,以往公私藏书目录均未见著录。同年由成都瑞琴楼兴华印刷所用土纸翻印。此后开始流行。
《三十六计》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而成的兵书,是中国古代战略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至今被各行各业广泛运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