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朱棣把皇位传给了谁(朱高煦战功显赫,朱高炽肥

  • 生活知识
  • 2023-09-11 09:00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朱棣有四个儿子,除了夭折的四子朱高爔,其他三子都是徐达的长女,也就是后来的徐皇后所生。

老大朱高炽,为人仁厚,做事缓慢,可能患有肥胖症,体态臃肿,行动笨拙,不善骑射。

老二朱高煦,身材高大,矫捷凶悍,善于骑射,据说腋下有龙鳞数片(应该是某种皮肤病),霸气非凡。

老三朱高燧,相貌最像徐皇后,性格乖巧,精明能干,最会讨朱棣欢心。

三个儿子中,朱棣最宠爱的是老三朱高燧,最器重的是老二朱高煦,最不喜欢的恰恰是老大朱高炽。

永乐元年(1403年)上半年,文武百官加上朱棣的一帮兄弟,连续三次上表请立太子,朱棣知道这些人是为国着想,忠心可鉴,但对于他们的请求就是不答应,而且还找了一堆堂而皇之的理由加以搪塞。

朱棣说,长子高炽“智识未广,德业未进”,能力水平都还欠缺,需要好好磨练。

比起朱元璋,即位就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朱棣即位后的态度很明显,就是不愿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不光如此,朱棣在不立长子的,还特意向朝臣征求意见你们看立谁做太子最合适呢?

这话问的,其实就是向朝臣暗示,老二朱高煦才是太子的理想人选。

朱棣器重老二朱高煦,主要是老二类父,军事能力出众,在“靖难之役”中功勋卓著,并且屡次救父于危难之中。

朱棣起兵后不久的白沟河之战,是最典型的一次。

当时,朱棣率领燕军与李景隆的朝廷大军大战于白沟河。李景隆人多势众,列阵数十里,箭阵密集。史书记载,“王马三创,凡三易,所射矢三服皆尽,乃提剑,剑锋复折。”

也就是说,朱棣所骑的战马连续三次被射倒,朱棣连换三匹战马后,冲锋陷阵激战不断,自己所带的三袋箭射光了,手中的剑也卷了刃。

面对敌兵的追杀,朱棣策马跑到一处堤坝,也许这匹战马也中箭了,又或者累坏了,眼见追兵将至,这匹战马竟然怎么也上不去了。

朱棣见状,连忙跳下战马跑上堤坝,然后举起马鞭摇晃,假装招唤部队。追兵怀疑有埋伏,不敢冒然继续追击。就在这双方对峙、生死一线的时刻,朱高煦突然率领一队骑兵从远处冲杀过来。

朱棣得救后问朱高煦,其他人都在鏖战,你怎么突然跑来了?

朱高煦说,我听说父王领了少数骑兵同敌军周旋,担心你有危险,所以就来了。

朱棣听了欣慰地说,我打了半天实在累了,继续攻杀就看你的了。

单纯地看带兵打仗,朱高煦的确类父。在整个靖难之役中,不光是白沟河之战,东昌之战、浦子口之战,朱高煦的表现都堪称上乘,他不仅善打逆仗,而且总能在十万火急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在朱棣的身边,救父王于危难之中。

正因为如此,朱棣对朱高煦才会多次说出这样的话勉之,世子多疾,如得天下,以若为嗣。

靖难之役成功,朱棣即位后,朱高煦的心态一度非常的嚣张。在历代帝王中,朱高煦非常崇拜唐太宗李世民,平常他总是自比李世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英武,不类秦王世民乎?”

唐太宗有个封号叫“天策上将”,朱高煦后来请求得到天策卫为护卫。

拿着这个事,朱高煦曾露骨地说唐太宗当年就是天策上将,如今我得到了天策卫,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吗?

,朱高煦再怎么自诩为“秦王李世民在世”,但在这场“夺嫡之争”中,他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且毫无能力发动又一场“宣武门之变”。

老大朱高炽虽然不得朱棣欢心,但相比老二朱高煦,他的优势还是很有分量地摆在那里的。

第一、朱元璋当年很喜欢朱高炽这个孙子,正式将他册立为燕王世子。

史书记载,当年朱元璋为了考察和培养他的孙子们,经常把他们召到身边读书、做事,给以磨练,并借以查看他们的人品和才干。

有一天,朱元璋召来朱高炽等几个孙子,要他们分别去检阅守卫京城的部队。别人都忙着去检阅,要以办事迅速来讨好皇爷爷,只有朱高炽仍像平时一样不紧不慢,比别人回来得都晚。

皇爷爷朱元璋见这个孙子行动迟钝,有些不高兴,于是派人将他叫来问何后也?

朱高炽不紧不慢地回答说旦寒甚,卫士方食,俟食毕乃阅,故迟。(意思是说,因为早上天气太冷了,我让士兵吃过早饭再检阅,所以迟到了。)

朱元璋听到这个解释,十分高兴,当众对朱高炽表扬了一通,认为这个孙子能体恤下属,品行宽仁,未来可期。

透过这个细节看朱高炽,此人做事固然迟缓,但心智绝对一流,懂得将迟缓之类的事上升到宽仁的高度。

在与皇爷爷朱元璋的相处中,另一件事也能看出朱高炽的“帝王”心智。

有一次,朱元璋把一些奏本交给朱高炽,要他代为分拣一下。朱高炽选了一些与军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奏本送上去,朱元璋看了觉得很合心意,但有一点不满意,奏本中的错别字,朱高炽没有指出来。

朱元璋问朱高炽尔忽之耶?(你大概没有看见吧?)

朱高炽是这么回答的不敢忽,顾小过失不足以渎天听。(我不敢马虎,不过我觉得这样的小错误,实在不值得给皇爷爷您添麻烦。)

朱元璋由此认为这个孙子善于辨别轻重缓急,具有大局观,做事沉稳,于洪武二十八年,亲自册封朱高炽为燕王世子。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的是捍卫祖制的旗号。功成登基之后,谨遵祖制更是他“得位不正”的遮羞布,在立太子一事上,如果他不立朱元璋亲自册封的朱高炽,那就是违反祖制。

这一点,他必须慎重考虑。

第二、朱高炽虽然没有跟随父王冲锋陷阵,但他有坚守北平的战功。

当年朱棣起兵后,朱高炽奉命坚守北平城,城中只有一万多老弱病残,而攻城之敌却是李景隆率领的五十万大军。

朱高炽在姚广孝等人的尽力辅佐下,在这场关乎生死的守城大战中打出了一组漂亮的组合拳。他先是派兵偷袭敌营,令敌营后退十几里;继而他又充分调动使用仅有的一万守兵,将好钢用到刀刃上,为守城打下了坚不可摧的基础;他又极具创造力地利用北平的严寒,来了一招浇灌冰城。

从整个靖难之役的进程来看,正是由于朱高炽关键时刻守住了北平城,朱棣的大军才能够稳住,才能够保证军需、粮饷。

如果北平“老巢”被端,“靖难之役”必败无疑。

这一点,无论如何朱棣是不能抹杀的。

第三、朱棣想立老二朱高煦,受到朝中亲信重臣的阻扰,而朱高炽不仅拥有文臣集团的支持,武将集团中的重量级人物也站队在他这一边。

隆平侯张信是朱棣的重要亲信。此人原本是朝廷派到北平监督朱棣的,建文帝曾有密诏命他将朱棣控制住,但张信最终选择了向朱棣通风报信。

因为有这样的渊源,“靖难之役”成功后,朱棣称张信为恩人,并慷慨地封他为隆平侯。

据说,欲立朱高煦为太子时,朱棣曾私下征求张信的意见,不料张信竟罕见地顶撞说“事干天常,岂易为耶?”(这事关系重大,哪能这么随意就决定呢?)

朱棣没想到能碰这样的钉子,一怒之下,拔出佩剑,当场砍掉了张信几颗牙,弄得张信满嘴冒血溅了一身。

除了张信,当时文臣集团的诸多重量级人物,如金忠、解缙、黄淮等人,都整齐划一地支持长子朱高炽,而且态度十分坚决。

文臣支持朱高炽,除了朱高炽具有”仁君”的风范,符合文臣的胃口,还有一点更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朱棣太像朱元璋了,治国太酷,大明帝国经过几十年的血雨腥风,确实需要休养生息。这一点,朱棣不能不顾及,更无法忽视。

反观老二朱高煦,只有一小撮武将表示支持,例如丘福。战争年代,这些武将有发言权,仗打完了,到了文臣治国的年代,这些武将不仅发言权弱了,而且朝堂上时常要打压他们的杂音。

历史上的朱高煦,虽说后来因为叛乱不成,真实形象可能遭到了一定的篡改,但纵观朱棣在世时他的各种叫嚣,朱高炽生前死后他的各种挑衅,尤其是侄子朱瞻基即位后的那次难堪的叛乱,此人在政治修为、政治格局上,确实不行。

第四、朱高炽有个好儿子朱瞻基,他是朱棣左右权衡后的一个关键因素。

解缙是“太子党”的成员,朱棣曾问过他的意见,解缙的回答很是直言不讳“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朱棣听了这话,不置可否。

这时候,解缙说了大明史上一句很有名的话“好圣孙。”(解缙提醒朱棣,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可是您最看重的好圣孙。)

据说,正是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朱棣的帝王内心。

关于朱棣最终下定决心册立朱高炽为太子,史书上还记载有另一件意味深长的事。

有一天,许多大臣陪同朱棣欣赏一幅《虎彪图》,此画绘的是一只猛虎回头看着几只小虎仔,“作父子相亲状”。

朱棣看了心情不错,就让围观的大臣根据画的内容题诗。

这时候,解缙提笔写了绝句一首“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细品这幅画、这首诗,都是在给朱棣戴高帽子,夸他既有猛虎的尊贵,又有父子的亲情。朱棣看了解缙的诗,很能理解其中的含意,不禁大为感慨,于是立即下令召回远在北平的长子朱高炽,并于永乐二年四月,正式册封朱高炽为太子。

有人认为,君臣共赏《虎彪图》以及解缙题诗,是永乐文臣事先预谋的一次绝妙的拥立之举。

它成功打破了朝堂上的僵局,也让朱棣的内心彻底破了防。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