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的有趣在于探讨的过程,先不忙给出答案。为何?因为我不一定有答案。
孔子“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殷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讲的是,制度随着朝代的更替会有所变化。科举制度也不例外,不会是横空出世,一下冒出来的。
一般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或者唐。科举制度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这套制度叫做“科举”;实际上,往前追述,已经存在国家选拔人才套制度,只不过不叫“科举”。
如果将目光再放的远一点,“士”这一阶层应该要画个重点。
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里等级最低的一级,介于贵族与庶民之间。
“礼坏乐崩”形容的是春秋末期礼乐制度的瓦解,士相当于文化事务的专家,维系着这套制度。中央养了“士”这么一群人,这群人“思不出其位”,不能有太多的个人发挥,发挥了也没用。所以孔子讲“述而不作”,教的还是这套礼乐制度。
到了战国,上层贵族的破产,下层庶民的上升,使得“士”这一阶段数量不断激增。国家之间的兼并也解放了“士”阶层,由“思不出其位”变成了“百家争鸣”,游走于各国之间,积极推销ieda,以期得到国君采纳。,战国也是个人才渴望的时期,但春秋更多的世袭制,缺乏相应的人才选拔制度。
如此,齐威王设立了“稷下学宫”,类似于文化沙龙,给各国人才展示的机会,以此选拔人才。差不多时期的魏文侯招揽孔子学生子夏于西河讲学,也是出于这目的。“士”这一阶层俨然走到了历史的前台,决定国家的重大战略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秦国有《游士律》管理限制本国“士”阶层的流动。
汉代秦统一天下之后,分封天下。人的健忘性是历史重演的关键,分封制下的制度到了汉景帝,弊端显现,与春秋战国何其相似。多元政治主体的局面让“游士”的风气重现,变成了汉帝国稳定与否的隐患。
《汉书》记载汉兴,诸侯王皆自治民聘贤,吴王濞招致四方游士。
汉景帝虽然平息了“七王之乱”,但不得不让后来的汉武帝有所考虑,解决“士”这一阶层的出路。
汉武帝元朔五年设立太学,加上州郡举荐的孝廉、秀才成为太学生。毕业后,“学则优则士”,把优秀人才补充到国家行政体系内,将这股不安分的离心力变成向心力。
所以,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实行,但要论选拔人才,也是科举制的雏形汉代已经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