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D丝不羡慕《鹿鼎记》里面韦小宝的,特别是他的七个老婆,美若天仙,羡煞旁人,您,值得拥有。韦小宝的一生,传奇的不能再传奇,牛叉的不能再牛叉,有智谋、有胆识、有手段、有美女、有金钱、有地位,“六有”青年,可以说该有的、不该有的韦小宝全都有了!
韦小宝最厉害的就是能到处左右逢源、进退自如、油嘴滑舌、平安归隐,实在是令人佩服和羡慕。这部陈小春版的《鹿鼎记》我也看了好几遍,每次都是忍俊不禁。因为陈小春就是痞帅的那种,比较符合电视剧中韦小宝吊儿郎当又聪明狡诈的样子。
那么历史上真有韦小宝这个人吗?抱歉,真没有,那只不过是金庸笔下小说里的人物,现实当中确实没有这个人。金庸老先生也在一次访谈中说过,韦小宝在历史上并无此人,只是根据创作需要虚构出来的人物。但金庸在1981年写的后记中说在康熙时代的中国,有韦小宝那样的人物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又在2007年的时候,金庸说,韦小宝这个人物的由来主要是受海外华人的启示。
通过金庸先生前后所说,我断定虽然历史上真没有韦小宝这个人,但确实是有韦小宝的原型。金庸先生就是从所见所闻中找出来一个主要的原型人物的故事,然后在这个主要原型人物故事上面,再加进去别的次要原型人物的故事,使《鹿鼎记》这部小说的内容更为丰满、更为吸引人。
那么金庸先生选的主型人物或者说给他启发的这个海外华人是谁呢?答案揭晓,这个人就是清末民初的韦宝珊!你们看“韦宝珊”“韦小宝”,名字都差不多,再有韦小宝被称为韦爵爷,而韦宝珊呢?被称为韦爵士,再加上两者的身份、职务、头衔众多,社会关系都极其复杂,而且两个人能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混的都很好,可以确定韦小宝的主型人物就是韦宝珊。
韦宝珊,名廷俊,小名玉,字宝珊,香港华人,银行家、商人及政治家。1919年获英廷册封为爵士,成为继何启爵士及欧亚混血儿何东爵士以后,第三位获勋爵士的华人。他祖籍在广东香山,1849年出生于香港,父亲是韦光,当地富人,任职有利银行华人买办,他还有两个弟弟韦安及韦培,后来都成了有名的律师。韦宝珊的夫人是黄胜(知名富商、最早留学生之一)的长女黄玉卿,小舅子是香港兴中会临时主席黄胜的另一个儿子黄咏商,韦宝珊堂兄弟韦崧,生意合作伙伴。
1867年左右,韦宝珊与黄胜长子黄咏清一起到英国留学,学成以后游历欧洲各国,1872年回到香港以后,就加入了父亲所在的有利银行。父亲去世以后,韦宝珊擢升为父亲生前担任的华人买办,直到1910年才离开有利银行。离开银行以后,韦宝珊自立门户,选择创业,从事进出口生意。
韦宝珊的身份之多,超乎你的想象。韦宝珊除了做生意以外,还有一大堆身份。具体如下1880年,出任团防局局绅,直到1920年退休,时间竟长达40年;1882年,被港府委为非官守太平绅士;1887年出任东华医院丁亥年主席;1890年出任香港金禧委员会委员;1893年获选为保良局永远总理;1894年出任节约委员会委员;1894年获港督颁授抗疫纪念金章;1896年起韦宝珊长期任职定例局非官守议员,期间成为局内首席议员,整个任职时间长达21年;1896年担任皇后像委员会及不洁财物委员会委员;1897年出任维多利亚钻禧委员会及印度饥荒救济委员会委员;1907年出任广华医院倡建总理;1908年担任台风救济基金委员会委员;1908年,韦宝珊获英廷授予CMG勋衔;1901年及1910年分别参与英皇爱德华七世及乔治五世的官方登基公告仪典;1912年袁世凯授予其三等嘉禾勋章;1912年3月创立中华游乐会,并邀得港督卢嘉爵士主持开幕典礼;1920年获港府委任为团防局顾问等。除此之外,韦宝珊还有一大堆别的头衔,有什么ESQ、JP、CMG、KT、一等瓦萨勋章等。韦宝珊还参与了参与创立香港大学、出任香港大学校董及获委为捕获法庭成员等等。
韦宝珊的身份极其复杂,既有生意场,也有公职场、港府场,还有国外场,甚至还有当时中国清朝场和民国场上的,这种极为复杂的情况和《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十分相似。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这么多的场,人家韦宝珊是场场有、场场转、场场赢!最终还平安落地!
先来看看关于韦宝珊干的几件事吧。
韦宝珊帮助香港政府1894年,香港爆发鼠疫,港府要求鼠疫患者隔离,华人极力反对,后来韦宝珊代政府出面调解,华人才陆续接受港府隔离治疗的办法,这样疫情才得到缓解和控制,韦宝珊本人也被港府嘉奖。
韦宝珊帮助英国政府1898年,英国根据《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派兵新界,计划将之纳入香港版图,但遭遇新界乡民激烈反抗,经韦宝珊等人协助调停下,新界才成功纳入英国管治。英廷授予韦宝珊CMG勋衔,以表扬其外交贡献。
韦宝珊帮助清朝政府韦宝珊曾协助引渡罪犯予清廷审讯,深得清政府信任。
韦宝珊帮助国民党及袁世凯辛亥革命在1911年爆发后,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向孙中山副手胡汉民投降时,双方更以韦宝珊担任保证人,以确保政权平稳过渡。为了表扬韦宝珊对中华民国立国的贡献,时任大总统袁世凯在1912年向他授予三等嘉禾勋章。不久以后,袁世凯竟然打算让韦宝珊出任广东都督一职,可见袁世凯对韦宝珊的器重。
据闻,韦宝珊还以“韦廷俊”本名,报捐为清廷的候补道,出入广东官场,相当于厅级干部候选;还与兴中会等革命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上面有人,道上也有人。
韦宝珊这么多的职务、头衔、身份,这么极其复杂的社会关系,自己却混的如鱼得水,进退自如,实在是高手中的高手。要知道韦宝珊是香港华人啊,当时香港还在英国统治之下,真是令人难以想象韦宝珊到底怎么混出来的。要知道何启爵士,就因为私底下接触大陆政府,参与内地政治活动,结果失去港督梅含理爵士信任,被赶出定例局。而韦宝珊呢?不仅一点事都没有,还和梅含理爵士很好,深受信用,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不得不服。
《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道德是不行,妻妾成群,不成体统,但正如金庸在《韦小宝这小家伙》中说“韦小宝自小在妓院中长大,妓院是最不讲道德的地方,后来他进了皇宫,皇宫又是最不讲道德的地方。在教养上,他是一个文明社会的野蛮人,为了求生存和取得胜利,对于他没有什么不可做的。”,韦小宝道德不好也可以理解,道德虽不好,但做人还是比较义气的。现实中的韦宝珊呢?你可以说是个投机分子,可以说是重利的商人,可以说是个会玩的政府奴才,可以说是个革命党人的好朋友,也可以说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叛徒和告密者,不好说,这里有几个故事,供大家品评。
第一个故事孙中山先生对陈景华十分器重,陈景华原先是清朝官吏,后接受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投身反清革命,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后来成为民国广东省警察厅厅长,政绩颇大。1910年时,陈景华在香港以惠记洋行买办身份从事地下活动,利用洋行信箱,为中国同盟会南方支部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通讯联络处。而给陈景华提供帮助、收留他们的这个人就是韦宝珊!武昌起义后,韦宝珊又游走于革命党与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之间,接洽李准向革命党投降,成为革命的“有功之臣”。广东光复后,胡汉民组织广东军政府,仍聘韦宝珊为总顾问官。
第二个故事1895年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兴中会策划的广州起义,因泄密失败。陆皓东和会党首领朱贵全、丘四被杀害,孙中山逃离广州。这次起义的夭折,很可能与韦宝珊有很大的关系,泄密者应该是韦宝珊。现在被认定的泄密者是朱淇之兄朱湘,朱湘当时负责起草檄文等材料,害怕受到牵连,怕死,就以朱淇的名义向当时的广州缉捕官员李家焯告密,李家焯马上向两广总督谭钟麟汇报此事,谭钟麟在知道起义者是孙中山以后,大笑,说了一句“孙乃狂士,好作大言,焉敢造反?”根本不相信孙中山会造反。那么为什么后来就采取行动了呢?因为后来有一个人跟谭钟麟也汇报了孙中山等人要起义的事,并且这个人跟谭钟麟关系还很不错,消息也更加可靠确切,最终导致广州起义夭折,而这个人就是韦宝珊。追随孙中山先生逃到日本的兴中会干部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中写到了韦宝珊告密“至初十日晚,派丘四、朱贵全率领散处新安深圳盐田沙头各地集中九龙之会党先锋队二百馀人,乘保安轮船晋省。然在此犹豫期间,已为驻港密探韦宝珊所侦知,遂电告粤吏使为戒备,党军所私运短枪六百馀杆亦为海关发觉。”
那么为什么韦宝珊此时要告密呢?因为跟自己的个人利息息息相关。1895年,一家承办“闱姓”的宏丰公司成立了,说白了就是赌博公司,韦宝珊、韦崧兄弟两个合占25%股份。当时因为公司被赊欠的赌款非常多,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的韦崧就直接向两广总督谭钟麟求援,请官府追讨闱姓欠款,总督欣然应允,并作了批示。,韦宝珊告密,就是怕投资广东的“闱姓”所收赌款巨大,因广州起义会大受损失,所以去告了密。这里还有一点要说的是香港兴中会一开始是孙逸仙与杨衢云两派的联合,因为争执不下谁干主席,所以就选举黄胜之子黄咏商为临时主席,而前面也说到黄咏商是韦宝珊的小舅子。细思极恐。
第三个故事杨衢云,字肇春,别号衢云,福建海澄人,中国近代革命家,香港兴中会首任会长,负责策划广州起义。1901年1月10日杨衢云于中环结志街52号2楼寓所(其私塾)内被清廷派出之刺客陈林开枪刺杀,并于翌日失救逝世。那么韦宝珊有没有间接参与刺杀杨衢云呢?香港历史博物馆吴志华曾查阅香港政府档案,对暗杀杨衢云事件有如下叙述“1901年1月10日,兴中会人杨衢云于香港遇刺身亡。(港督)卜力锲而不舍,花了两年时间的调查,终于查悉乃两广总督德寿派刺客行刺。主谋者乃广东管带巡勇知县李家焯,主凶四人……港人吴瑞生接应……”(《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554-555页)大家注意,里面有个负责接应的人叫吴瑞生,也叫吴老三,这个人是韦宝珊的心腹,也是团防局更练长。谢缵泰《中华民国革命秘史》云1901年10月3日,“吴老三(又名吴端生)被驱逐出香港,因为他与暗杀杨衢云有关。”杨衢云侄子杨拔凡在《杨衢云家传》中说“香港当局,以越境杀人,曾与清吏大开交涉。案发后,港绅某与团防局(即四环更练管理处)更练长某,涉有旁助嫌疑,一被停议席,一被递解出境。”“涉嫌旁助刺杀衢云之某绅,据云是韦某,而探长(即上云之更练长)则吴老三。绅与探长助之动机,无非贪图爵赏。”
1901年1月7日,清廷派出刺杀杨衢云的刺客到了香港以后,躲在了吴瑞生家中,1月10日傍晚18:30分左右,刺客陈林、邓忠、徐福、李桂芬乘学童在杨宅上学之际,上楼对着杨衢云射击,连开三枪,杨衢云身负重伤,倒地不起,第二天早晨就去世了。《中山革命在香港》记载到英国医生卑路在法庭作证说,杨衢云临死时说出事之前两月,有个叫“阿广”的告知,吴瑞生到广州,与某高官密商,设法害杨,事成酬银二万元。
为什么清廷暗杀杨需要韦宝珊的帮助呢?因为韦宝珊一直是团防局局绅,由于香港华人居住在“四环”一带,包含四区九段,这个片区也称“四环九约”,而韦宝珊就是这个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杨衢云居住的地方就在中环结志街,属于“四环”内,属于韦宝珊管辖范围。清廷派出的刺客,人生地不熟,所以自然的找到了清廷的老朋友韦宝珊。韦宝珊又不能自己出马,只能安排给心腹吴老三了。只不过韦宝珊是老江湖,老油条,没留下什么证据,所以香港政府只驱逐了吴老三,并没有对韦宝珊采取什么行动。可明眼人都知道,细思极恐啊。
通过这三个小故事,你就能看出来,韦宝珊这个人亦正亦邪,分不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英雄?叛徒?墙头草?关键是由导致广州起义失败、参与刺杀杨衢云的重大嫌疑,居然还能得到孙中山和胡汉民等人的器重,真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这里面藏了太多的秘密?难道是韦宝珊良心发现,也知道对不起革命党,所以后来就适当、力所能及地帮助如陈景华等一些革命党人?还是说韦宝珊都花言巧语的躲过去了,对清廷、国民党、革命党等,谁也不得罪?又或者说没有危及到韦宝珊太多的经济利益,出点小钱帮帮革命党也没多大损失?一切的密室阴谋、历史真相,都随着韦宝珊的死去不得而知了。
一是韦小宝被迫进宫、诈死脱身、与皇帝关系好等,有可能是金庸从郑和那里拿来的事迹。郑和同样被迫进宫,又和朱棣关系好,还在郑村坝一战出谋划策帮助朱棣大败朱允炆,也同样是七次下西洋没有找到圣地麦加,怕被回去问罪,就采用诈死之法留在了中亚。
二是韦小宝智擒鳌拜、出使罗刹(沙俄)有可能是金庸从索额图身上拿来的事迹。索额图也凭借这些功劳在日后青云直上。康熙八年五月,康熙帝以下棋为由召索额图入宫谋划,采取突袭的方式,逮捕鳌拜并惩其党羽,康熙帝在索额图得力协助下始得真正主持朝政。康熙二十七年,索额图奉命担任大清帝国与沙皇俄国谈判中国东北边界问题的首席代表,并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三是出征罗刹国(沙俄)取得大胜,也有可能是康熙帝御前侍卫托硕身上的事迹。据乾隆时期的史学家、诗人赵翼所著的《檐曝杂记》记载“康熙中,圣祖尝遣侍卫托硕至彼定边界事。托硕美须眉,为女主所宠,凡三年始得归。所定十八条,皆从枕席上订盟,至今犹遵守不变。”这个托硕厉害了,好神奇,估计长得很帅,被沙俄女王看上了,呆了三年才回来,并签订了《十八条》,也就是《中俄尼布楚条约》。
四是韦小宝荣华富贵不断,有可能是金庸从隆科多身上拿来的事迹。一生赏赐不断,加官进爵,颇受康熙宠爱,这个次要的原型是隆科多。隆科多虽然仅仅只是一名侍卫,但却是康熙最亲近的人之一,一生也是荣耀赏赐不断,就算犯下过错康熙也只是小小惩戒,并被托付为顾命大臣。
至于入天地会成为韦香主、代康熙出家保护顺治爷、出使云南赐婚平西王府、剿灭神龙教、赋闲通吃岛等事迹,估计也是金庸老人家从别人身上拿过来自己再寻思寻思,经过艺术创作加工来的。
,我认为《鹿鼎记》韦小宝主型是韦宝珊,次型有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诸位觉得呢?
欢迎关注“二锅头饺子哥”,饺子就酒,越喝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