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导致排尿自控能力下降或丧失,使尿液不自主流出的一种泌尿系统症状。尿失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及性别,以女性及老年人多见。它的发生机制主要受以下五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尿道括约肌受损正常男性的尿液控制依靠①近端尿道括约肌,包括膀胱颈部及精阜以上的前列腺部尿道括约肌;②远端尿道括约肌,包括精阜以下的后尿道括约肌和尿道外括约肌。对于男性,近端尿道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如前列腺增生手术后)而远端尿道括约肌完好者,仍能控制排尿。如远端尿道括约肌功能受到损害,则依损害的轻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尿失禁。不论男性或女性,膀胱颈部(交感神经所控制的尿道平滑肌)是制止尿液外流的主要力量。对于女性来说,当膀胱颈部功能完全丧失时会引起压力性尿失禁。糖尿病性膀胱也常伴有括约肌受损。
2.逼尿肌无反射这类病人的逼尿肌收缩力及尿道闭合压力(即尿道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逼尿肌不能完全主动地将尿液排出,排尿须依靠增加腹压。当残余尿量过多尿道阻力很低时会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尿潴留时会发生充溢性尿失禁。
3.逼尿肌反射亢进脑桥上中枢神经对排尿反射主要起抑制作用,此处病变常导致抑制不足,逼尿肌反射亢进的发生率为75%~100%,一般不伴有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糖尿病等引起骶髓周围神经病变,也有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现象,这可能与其病变的多灶性有关。,膀胱出口梗阻会引起不稳定膀胱,病人在膀胱贮尿期,出现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引起膀胱内压升高使逼尿肌过度活动活动最终也可引起逼尿肌兴奋性增加而发生尿失禁症状。
4.逼尿肌和括约肌功能协同失调是在逼尿肌收缩过程中外括约肌出现持续性痉挛而导致尿潴留,随后引起充溢性尿失禁。另一类是由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的尿道外括约肌突然发生无抑制性松弛(伴或不伴逼尿肌的收缩)而引起尿失禁。这类尿失禁病人常没有残余尿。脑桥-骶髓间病变,多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这种尿失禁特点是尿急,有或无急迫性尿失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也见于糖尿病性膀胱。
5.膀胱膨出女性生殖系统损伤的一种,膀胱向阴道前壁膨出。最常见的原因是产伤造成维持膀胱正常位置的骨盆底筋膜及肌肉的损伤而又未及时修复。严重时尿道也膨出。轻的治疗没有症状,严重时常感到腰酸下坠,自觉有东西从阴道脱出,排尿后肿物会缩小。常伴有排尿困难及尿不干净的感觉。多伴有张力性尿失禁,就是在腹压增加时如咳嗽、用力时可有尿液溢出,绝经后症状加重。
尿失禁通常表现为尿液不受主观控制的从尿道口处点滴溢出或流出。轻度尿失禁仅在咳嗽、打喷嚏、抬重物时出现尿溢出;中度尿失禁会在走路、站立、轻度用力时出现尿失禁;重度尿失禁无论直立或卧位时都会发生尿失禁。根据症状表现形式和持续时间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类型。
1.持续性溢尿多见于完全性尿失禁,尿道阻力完全丧失,膀胱内不能储存尿液而连续从膀胱中流出,膀胱呈空虚状态。常见于外伤、手术或先天性疾病引起的膀胱颈和尿道括约肌的损伤。还可见于尿道口异位和女性膀胱阴道瘘的人。
2.间歇性溢尿膀胱过度充盈而造成尿不断溢出,是由于下尿路有较严重的机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慢性尿潴留,当膀胱内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并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不断地自尿道中滴出。这种病人的膀胱呈膨胀状态。因排尿依靠脊髓反射,上运动神经元发生病变时,病人也会出现不自主地间歇溢尿,病人排尿时没有感觉。
3.急迫性溢尿病人尿意感强烈,有迫不及待排尿感,尿液自动流出。流出的尿量较多。有的可以完全排空;多伴有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和下腹部胀痛;多见于由部分性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或急性膀胱炎等因强烈的局部刺激引起,由于逼尿肌强烈的收缩而发生尿失禁。
4.压力性溢尿是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上楼梯或跑步时)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主要见于女性,特别是多次分娩或产伤者,偶尔也见于还未生育的女性。
关注天天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补充。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