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怎么判断糯米煮熟了,怎么判断糯米的好坏

  • 生活知识
  • 2023-09-13 18:11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先说说天气和交通。趁着小长假估计很多朋友都已经踏上了出门游玩的路途。那么这几天的天气和交通状况到底怎么样,看看最新的天气预报和出行提示吧……

  天气

  天津的天气是这样的

  周四 6月9日 ——白天到夜间 晴转多云,南风3-4级,34到24℃

  周五 6月10日——白天到夜间多云转雷阵雨,南风转西北风3-4级,32到18℃

  周六 6月11日——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西北风3-4级,31到21℃

  去外地旅游,看这里↓↓↓

  预计端午节期间,北方大部地区多雷雨天气;南方地区有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我国无大范围高温天气。假期期间,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南方强降雨来袭 局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

  端午假期期间,西南地区东部、江南中南部和华南地区有强降雨。9日至12日,南方地区将有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其中四川盆地南部、贵州北部以及江南东南部、华南南部和南岭附近降雨较强,局部地区可达120~160毫米。

  ,四川东南部、云南东部和西北部、贵州西北部、广西东北部、湖南西南部、江西东部、浙江西部、福建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云南东部、贵州西北部山洪灾害气象风险较高;四川东南部、云南东南部局地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较高。

  北方多雷雨天气 局部有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9日至12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等地有一次雷雨天气过程,雨量分布不均,累计雨量有5~15毫米,黑龙江和吉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可达50~80毫米,上述局部地区将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近三年端午节期间,阴天、雨天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16.2%和13.4%,2015年端午节期间雨天事故死亡人数较2014年同比上升40.9%,大家雨天出行一定要注意安全。

  出行

  端午不限号!!!

  从本周四到本周日,都不限号。端午节是6月9日、6月10日、6月11日,这三天为法定节假日,这三天本市不限号,12号虽为工作日,是周日,也不限号,13号是周一限号规则不变,限2、7,以此类推。

  高速不免费!!!

  为确保市民出行平安,本市交管部门发布5项端午节交通安全出行提示。

  1、保持安全车速。

  2、保持安全距离。

  3、拒绝疲劳、酒后驾车、超员、超载。

  4、驾驶车辆要时刻注意观察前方道路情况,不接打手机,不与同车人员交谈,恶劣天气驾车行驶更要集中注意力,保持“慢”、“稳”,注意文明“礼让”,遇有情况提前减速,切忌急打方向、急踩刹车。

  5、2016年端午节期间高速公路7座以下小客车不免费通行,如遇特殊情况需限行或限流,请广大司机朋友遵从交警指挥。

  ,交管部门发布安全防范提示为防止高速公路货运车辆燃油被盗、财物被抢和诈骗案件发生,请广大司机切勿在高速公路主线及互通处随意停车,在服务区休息时选择视线良好的地方停放车辆,应留守人员看管。

关于端午你所不知道的习俗

  端午与清明、中秋、春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其背后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老一辈天津市民中,山东和河北两省的“移民”较多,民俗也大多承继这两个省份。,通过大运河贸易交际,很多南方商人也将南方文化带到天津。,天津人的端午风俗非常丰富。

  插艾草

  从时令上讲五月正值仲夏,津京地区习惯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仲夏开始,蛇、蝎、蜈蚣、壁虎、蛤蟆五种“毒物”开始出现,蚊蝇等害虫开始滋生,容易蜇咬人传播疫病,因而从古时起,人们就开始把端午节视为“卫生日”。端午节搞卫生,不仅是要打扫庭院、清除卫生死角,更留下了避瘟习俗。

  在天津,比较普遍的一种端午民俗就是插艾草,天津人叫蒿子。买到家里,用红布条拴上,绑在大门的门把手上。过去人们大多住平房,艾草一般都挂在大门的门环上。现在艾草的悬挂方式倒没有特别的讲究,在门上哪好插就插哪,一般都插在一米以上比较高的地方。赵光宸在《津门岁时记》中提到“初五日曰端阳节,有龙舟戏,居户门贴葫芦门符,插艾蒲。”

  有一说认为艾叶菖蒲因自身具备的特殊气味能够令害虫避之不及,插在门口便可免除害虫骚扰。不过驱蚊之说还尚未达到“用过都说好”的显着效果,更有老中医表示,直接用艾叶驱蚊有些徒劳无功,艾叶挂于门上更多还是辟邪、吉祥的意味。

  以前过端午节还有饮用雄黄酒的习俗,据说饮雄黄酒以后,各种有害昆虫不近身体。,要用雄黄蘸水,涂于口鼻,或书“王”字于儿童额上,以避免毒虫伤害。现在,随着城市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大幅度改善,这些习俗都不存在了。

  

  挂葫芦

  事实上关于挂葫芦的象征意义在天津民俗中同样举足轻重,上世纪30年代河北《沧县志》中写到五月五日,门插艾枝,剪红纸葫芦粘门楣。

  很多文献资料中都曾提到挂葫芦的讲究,一种是在红纸上刻上或画上葫芦,还有一种就是挂上真葫芦,葫芦里面有的还会搁点花椒,用香味辟邪驱虫。所谓“门首贴葫芦,用红纸剪成,雕镂金玺”,有时甚至会把五毒画在葫芦里面,证明葫芦把五毒收走了。

  食五毒饼

  老天津卫曾经有一项端午民俗,即食五毒饼,目前几乎绝迹。那时候,一到端午节,家家吃五毒饼,市面上也有不少卖的。五毒饼曾是端午节走亲访友互相馈赠的常见礼物,和端午节“恶月”之说等时令特色息息相关,其“以毒攻毒”的概念也和端午“五毒”之说相互呼应。

  “五毒饼”的具体起源时间现已无从考证,不过不少历史资料对其均有过记载。《燕京岁时记》中提及“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贻,并副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其供佛祀先者,仍以粽子及樱桃、桑椹为正供。亦荐其时食之义。”

  天津过去的“五毒饼”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白皮的“五毒饼”,据说这也是最传统的“五毒饼”。另一种是近似于月饼形状但小于月饼的“五毒饼”,用模子扣出来后上吊炉烤制而出,每块上面都有不同的凸凹花纹图案,蝎子、蜈蚣、壁虎、蟾蜍、蛇,一买就是五个一套。

  天津老字号祥德斋过去就卖过“五毒饼”,不过,现在别说吃过,就是听过“五毒饼”的天津人似乎也不多。

  赛龙舟

  其实,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已在南方地区广为流行,后来又传到了北方地区。历史上的天津,河流纵横,洼淀密布,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一直流行。

  关于天津人赛龙舟的传统还有个传说,相传乾隆下江南途经天津的时候曾短暂停留小住海光寺,恰巧赶上端午节,天津官员们想来想去也找不出什么节目能让皇上在节日这天高兴点,着实犯了愁。有操船业的船家建议咱们不如效仿赛龙舟的形式,“作竞渡之戏”,在船上表演精彩的节目。“赛龙舟”的表演就在海光寺前的河中进行,乾隆当时看了觉得很不错,心情大好,非常高兴。自此“奉旨竞渡”的习俗便流传下来,形成了一个天津端午的新民俗。

  当时的龙舟竞渡,在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的老三岔河口举行。届时,举城来观,万人空巷。解放后,龙舟比赛多集中在塘沽、汉沽等地。到2000年以后,随着海河综合开发提升改造工程的启动,海河的水质不断提升,许多龙舟比赛开始陆陆续续地把海河选作比赛场地。

  戴搭拉

  在宁河一带,有的家庭在屋内悬挂装有香草的布葫芦或老虎褡裢等饰物的习俗。红色的布葫芦挂在门口,看上去特喜庆,葫芦上还有蝎子、蜈蚣、蛇、蟾蜍和壁虎,有“避邪气、驱五毒”之意。“老虎搭拉”的饰物则会缀在换上黄绸子短裤褂的小孩背后,用以驱灾避邪消祸。

  为何老虎的形象会在儿童身上出现?传说老虎是百兽之王,各种害虫也怕老虎。“老虎搭拉”就是用布缝制的一些手工艺品,以红线穿成一串,最上端是绣着“王”字的黄色布老虎,最下端是装有香草的红色葫芦,中间有多种小饰物,如大蒜、大葱、豆角、辣椒、饺子、面粽(像糖三角)、粽子、扫帚、簸箕等,非常可爱。有的人家还有给孩子穿虎鞋、五毒衣的讲究,这些物件的作用是提醒大人和孩子,端午节后毒虫出没,要防止被咬着。

  佩香囊

  

  端午节也称“浴兰节”,除了吃粽子,佩香囊也是一项端午习俗。中药香囊具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是将具有芳香开窍效用的中草药如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也可以挂在车里、家里。我国民间自古就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

  ,过去妇女过端午节还会佩戴石榴花和五色丝线。五色丝线是吉祥的象征,可驱瘟病,除邪、止恶气,目的也是为了避免各种害虫的侵袭。

  九子盘堆角黍

  所谓九子盘,又称“攒盘”,始于明万历晚期,流行于清代民国,它是古人为婚丧嫁娶或重要节日款待宾客的一种实用器物。到了端午节,天津人常用九子攒盘来摆放粽子,即角黍。粽子最早用菰叶即茭白叶包成牛角形,所以又称“角黍”。天津市民多以艾叶包制粽子,在江米中放上豆沙、枣子等馅料,蒸煮熟以后再蘸白糖食用。

  现在,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许多旧的端午习俗已逐渐被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符合时代特点的新习俗,如利用端午小长假出游,好好放松一下,或陪家人一起动手洗苇叶、和馅、包粽子。其实,无论是什么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价值莫过于一家人团团圆圆。端午节到了,祝每一位朋友身体健康,和美快乐!

  (文章综合城市快报、天津广播)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