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们初步算了一下,与往年相比,今年全村办酒席的场次减少了85%左右,为老百姓直接节约资金300余万元。”云南文山天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德明告诉记者,为村民节约如此之多份子钱的,是一份全体村民“签字画押”的“村规民约”。
“今年全村办酒席的场次减少了85%左右,为老百姓直接节约资金300余万元”,从实行的情况看,天保村通过“村规民约”刹住变味人情往来的做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种做法,不仅为村民减去了人情负担,也是确保村民文明理性消费的一种手段,值得点赞。
乡村人情债是一个老话题。不仅天保村,在全国很多农村,这种畸形的人情消费都不同程度存在,沉重的份子钱是压在很多村民头上的一座大山。这种变味的人情往来,不仅让一些人致贫和返贫,还严重损害着消费文明。此类情况,归根结底是一种面子心理和攀比心理在作祟。一些人正是碍于面子,才勉为其难,不顾一切地加入其中,被人情债所“绑架”。不仅婚丧嫁娶、起房盖屋、搬家开业大操大办,就连孙子百天等细微小事也大操大办。而且,一些人给别人随了礼,就要千方百计、巧立名目地将送出去的礼金捞回来,于是就不管大事小事一律操办宴席,导致人情债愈演愈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天保村通过“村规民约”,对乡村人情消费进行约束和遏制,体现出一种制度化治理。这种遏制,不是简单粗暴的阻止,一味干涉,一律禁止,而是有选择性地限制。比如对于婚丧嫁娶这类重大事件,是可以适度操办的,对满月酒、周岁酒、70岁以下办寿宴这样的“小事”则进行禁止。有许可有禁止,因事而论,既照顾到人情,又防止变味,这种规定体现出了人性化,符合村民消费心理,也减轻了村民人情负担,具有积极意义。
利用“村规民约”勒住人情消费,是基层文明治理的有益尝试,值得肯定,值得复制推广。(吴彩霞)
标签:天保村变味婚丧嫁娶人情村规民约大操大办人情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