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红河旅游_云南红河旅游

  • 生活知识
  • 2023-09-13 07:52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清原,曾经是辽宁抚顺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城,寂寂无名。在这里,有一条古老的河流蜿蜒而过,千百年来红河都是静静流淌,在满山红叶的陪伴下,倒映成趣。

  红河漂流掌门人杨德全和他的团队打破了这份宁静。12年来,红河漂流不仅让清原旅游强县的美名蜚声在外,更有力拉动了清原的县域经济。

  最让杨德全欣慰的是,红河漂流带给家乡百姓真金白银的“实惠”。

  强劲辐射力

  由于红河漂流巨大的经济辐射及拉动力,大苏河乡300余人到景区从事行政管理、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工作,500多名农民从事农家宾馆、餐饮、住宿、运输、土特产经营活动,年综合经济收入4000多万元,由于在行政区域内进行景区建设,年征收建筑营业税100万—200万元,服务业营业税30万-40万元。据统计,除经济较发达的清原镇外,大苏河、湾甸子、敖家堡三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收入由2003年的2810元、2840元、2555元增长到2011年的7644元、7523元、7444元,分别增长172%、164%和191%。仅从地税部门统计的2010至2011年全县第三产业税收看,2011年实现32324万元,是2003年3172万元的10.2倍。随着以红河峡谷漂流为龙头的生态旅游业成功开发和运营,清原不仅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旅游精品,更使全县的旅游业参与到国内乃至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中。

  清原县人大财经办的调研报告原文这样写道 “调查之前,我们已经感受到红河峡谷漂流给我县第三产业带来的巨变。在牢固树立品牌的,也为整个清原的经济腾飞和宣传清原优美山水城市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我们的GDP在迅猛增长,财政收入已超10亿,红河漂流已经成为抚顺、辽宁乃至全国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

  

  812份各个层面的调查对象反馈充分回答了红河漂流的存在价值及其社会认知度,红河漂流的品牌意识及全民共建意识正在形成。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清原县旅游收入达到了30亿元,红河漂流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显而易见。红河漂流品牌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覆盖辽、吉、黑、京、津、唐等地广泛的客源市场;二是强劲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

  如果没有红河漂流,清原恐怕还停留在以矿业为支柱,以木材、林木经济、农业、药材种植为补充的经济产业结构模式下发展。一旦资源枯寂,或出于保护环境需要而限砍限伐,那么这种经济结构将被打破,税收、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将随之而来。

  作为清原品牌项目,红河漂流壮大了地区旅游产业,促进了第三产业繁荣,拉动了县域经济,建立了以生态旅游为主要经营业态的全新经济结构,清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了更大的可持续性。

  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

  保守估计,全县现在有1.2万人在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占清原县10万城镇人口的12%。而在红河漂流景区,每年运营期间至少向社会提供500余个临时就业岗位,当地农民一方面在农闲时获得稳定的收入、参加养老医疗保险,另一方面也通过企业开展的培训,掌握了一定的就业本领,这部分一旦离开土地后可以就业的人群,还会随着红河漂流产业规模的扩大更加庞大。红河漂流通过发展壮大直接或间接向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无形之中为清原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民就业问题寻找到了解决办法。

  通过调研,一组组数字表明以红河漂流为龙头的沟域发展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环保发展路线,也符合清原县打造生态大县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富民强县的快速有效途径。

  “由沟域经济带动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全县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一业旺带百业兴,红河漂流要尽快摆脱困境,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起到产业龙头应有的作用,进而保护青山绿水,造福子孙万代。”上述报告强调。

  清原县县长刘培宏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全力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提升商贸服务水平,培育第三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新支柱。做大做强生态旅游品牌。突出生态资源优势,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逐步将清原打造成沈抚后花园和辽东地区“休闲、避暑、养生”的最佳地。坚持规划先行,加快编制和完善《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环境品质专项报告》等,使之成为全县旅游产业新发展的行动纲领。抓好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巩固和提升红河峡谷漂流景区品牌。由此可见,红河漂流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

  推荐单位辽东网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