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改善水质最强的水生植物,改善水质最强的水生

  • 生活知识
  • 2023-09-13 12:32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中华建设网讯 财政部、住建部、农业部、环保部四部门近日联合发布通知,表示将对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行PPP模式。

  在PPP模式的强势助推下,环境治理的品牌价值正逐步落地。受益于这一旨在破局“钱荒”的项目运作模式,环保供给刚需在得以快速释放的,亦让众多企业找到了掘金环保市场的有力支点。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的进一步深入,未来我国环保产业规模或将接近10万亿。作为环保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PPP模式仍被持续看好。在供需关系共同作用下,环保PPP投资价值将逐步体现。

  不过,在外表的繁华中,内里却也早已乱象滋生,亟需清除。尤其是资本挑肥拣瘦导致的冷热不均,是当前环保PPP项目最亟需打破的掣肘之一。

  顶层设计保驾护航

  三年前,PPP模式还是个初露头角的“小伙子”。三年后,这一坐拥14万亿身价的领域已站至聚光灯下。作为PPP项目最早的拓荒者,亦是久结“良缘”的运作模式,2017年环保PPP项目持续升温。有舆论指出,兼具政策扶持与市场供需的双重驱动力,环保PPP市场已迎来久违的“黄金时代”。

  顾名思义,PPP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携手合作,共同构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近年来,PPP项目加速落地,不论是投资规模亦或落地数量,由此带来的市场体量也愈发凸显出扩容态势。

  从财政部近期公开的数据来看,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国入库的PPP项目逾1万个,累计投资金额近16万亿元受益于PPP模式的发展,环保产业持续走热。从财政部最新公开数据来看,环保PPP入库项目不管是数量还是投资额都呈快速增长之势。与此,环保PPP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多家上市公司业绩得以提振。

  庞大的环保产业规模背后是力度空前的环保顶层设计。比如,去年3月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提高环境治理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的发展任务,意义重大。从“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湿地管理”到“环境保护税法”。前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曾表示,中国近年来的环境治理力度前所未有。

  环境治理的逐步推进也催热了PPP模式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公开信息显示,早在今年1月,环保类项目就占到了财政部入库PPP项目的21.55%,其中涉水项目(包括污水处理、水利、供排水、水环境综合治理、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占比超过80%。

  地方政府全力推动

  财政部发布的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情况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国入库项目共计11260个,投资额13.5万亿元。其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数量633个,占比6%。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表示,2017年和2020年是“水十条”考核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所以在这个阶段会催生大量环保PPP模式的项目。

  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水十条),明确到2020年,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等目标。,在工业污水治理、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重要污染领域都设立了2017年的阶段性目标。

  在各细分领域中,最热的当属水环境PPP项目。E20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有严格绩效约定的水环境PPP项目数量8个,总投资114.2亿元;2017年上半年项目数量达到28个,投资规模为609.1亿元。两相比较,项目数量增长了2.5倍,项目投资规模增长了4.3倍。

  环保PPP项目数量出现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以贵州省为例,今年3月,《贵州省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方案》印发,对于适用于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等七大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支持。

  除了设立PPP基金外,一些地方也在积极推进专项基金作为PPP的奖补资金。包括贵州、山东、四川、新疆、北京等多省市在内,都已出台相应的PPP奖补政策。

  万亿风口引资本竞逐

  随着环保市场的大力释放,资本逐渐演变成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角色。据了解,目前环保相关上市公司数量有近百家,差不多是2012年的2倍。与此,以环保PPP为项目驱动的行业龙头公司订单集中度不断提高,业绩也得以提振。

  以水业龙头碧水源为例,公司今年上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7年1-6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9亿元-5.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105%。

  有研报分析认为,碧水源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在国家加强环保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较好地抓住了国家PPP政策的机遇,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

  在一些地方,PPP模式在环保产业的应用还形成了规模效应。像中部省份湖南去年环保产业产值继续保持20%的高速增长,达到1900亿元。湖南不断加大对环保的投入,PPP模式等的应用催生出巨大市场,吸引各路资本竞相追逐,除了湖南本土企业跨界转型,外地企业也纷纷通过业务拓展、并购等方式,进军湖南环保市场。

  ,环保PPP项目还获得了发改委和财政部资产证券化的明确支持。财政部在文件中直接提出“优先支持水务、环境保护等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共服务需求稳定、现金流可预测性较强的行业开展资产证券化。”

  据悉,环保行业作为国内最早推行PPP模式的行业之一,拥有众多优质的符合证券化条件的PPP项目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发改委首批4个PPP资产证券化项目中就有2个为环保项目。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环保类PPP项目单体投资大,在项目运行中主要采用企业联合承接PPP项目,近年来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对于企业来说,则需要加强整合并购,加快培育龙头企业。

  基建企业成拿单大户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环保行业,正日益成为大型基建企业转型的重要领域。

  去年8月,中国建筑企业管理协会对中国建筑业11000家利润总额在4000万元至300亿元之间的建筑施工、勘察设计、 工程监理等中国建筑企业进行排名,其中,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进入前十名。在前十大基建企业中,有8家已进军环保领域,且部分企业已成为环保PPP领域的佼佼者。

  去年初,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官网上撰文--“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中表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势下,行业企业必须向民生类工程转型,以PPP模式参与水利、环保、公路工程和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建设。

  在实际行动中,中国建筑也毫不含糊,其全资子公司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参与组成联合体,在今年5月中标总投资21亿元的西安市小寨区域海绵城市PPP项目。今年5月25日,中国建筑旗下企业中建一局五公司中标中国最大水务环境整治工程--包头市城市水生态提升综合利用PPP项目,中标合同额约172.25亿元。今年6月,中国建筑作为牵头人,中标投资规模近20亿元的庄河市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

  同在2017年上半年,水务领域最大的环保PPP项目--安徽省阜阳市投资规模逾140亿元的城区水系综合整治(含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中,另一家大型基建企业葛洲坝又成为牵头单位。

  今年7月,中国中铁先后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规模均为1000亿元,涵盖城市综合管廊及海绵城市等项目。

  对此,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表示,这一现象与当前产业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目前环保PPP项目的投资规模比较大,需要引入较强的资本力量。,在项目施治方面也需要工程能力强的公司参与,这些阶段性的特点决定了基建工程类企业具有优势。

  资本挑肥拣瘦冷热不均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140亿阜阳水系综合治理PPP项目引来了57家国企及水业龙头通宵达旦地备战竞标,“三大纸箱装标书,用卡车运标书,这样的情景前所未见。”一位知情人士感叹。

  而另一些西部的供水系统建设PPP项目,就乏人问津。“很早以前热闹过,但后来就消停了。”该知情人士这样形容。

  “总体来看,推出的欠发达地区供水或者河道治理项目落地难度很大,而即便中部地区污水处理、垃圾焚烧都是火爆异常,环保领域整体热度不如市政交通领域。”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薛涛表示。

  究其原因,薛涛分析道,金融机构是推动社会资本落地PPP项目的幕后力量,而资金却天然是挑肥拣瘦的,具体表现就是挑项目属性、挑城市财力,挑社会资本实力和信用。这三个要素社会资本都要统一衡量。

  例如,对于污水处理、垃圾焚烧这类有一定运营性,稳定运营对保障城市基本功能必要性大,且政府需求较为迫切的环保类项目,由于支付模式有保障,对收益的财务测算容易,资本就会有较大意愿参与,而对于供水这种公益性强且政府对收益不给保障的,以及河道治理这类未来运营性较弱的环保类项目,资本参与的意愿就有所降低。

  ,对于有经济实力的地方政府的PPP项目,社会资本的热情就高,反之,社会资本的热情就有所下降。

  建立机制规避资本短视

  薛涛认为,要让社会资本跳出短视的框架,跳出“环保不直接产生经济增量,而修路可以带来经济前景”的惯性思维,“需要强化地方政府环境质量考核和绩效考核压力,通过绩效捆绑长期政府支付等方式来对资本投资的短视及盲目有所约束。”

  无独有偶,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金融专家张继峰也认为,要加快完善PPP法律制度,规定地方政府违反PPP支付义务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保护民企参与PPP的合法权益,降低民企参与PPP项目的税负,由此提升社会资本参与环保PPP的积极性。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近日下发《关于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要求政府参与的新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

  事实上,在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的44个重大市政工程项目PPP中,环保类项目达到16个,占比超三成,可见环保PPP项目受重视的程度。

  如何避免资本冷热不均的现象?“加大中央转移支付与PPP的衔接,在欠发达地区环保类项目上对PPP给予长期支持,不失为一个有效办法。”薛涛表示,在新环保法和水十条的压力下,地方政府逐步对环保提高了重视,但具体到PPP项目中如何发挥社会资本能力约束社会资本短期逐利的冲动,在项目发起、项目选择、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后期执行和绩效约束各方面还需要集合各方力量认真摸索。“挑肥拣瘦”不可取但需要有效引导和合理发挥各自优势,“重建设轻运营”更是要特别关注予以避免。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