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在交通整备方面和国情不同而在表面上显示出来的不一样,实际在深层却透射出了两国人在汽车消费观上的真正差异。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涌入日本旅游购物,除了常听到他们对日本的卫生、环境、美食、礼仪等方面的“啧啧”声外,还能经常看到他们对日本这个平均不到两人就拥有一台车的汽车消费王国居然交通不堵,街上也听不到按喇叭声那不可思议的惊诧表情。
这些因两国在交通整备方面和国情不同而在表面上显示出来的不一样,实际在深层却透射出了两国人在汽车消费观上的真正差异。
微信时代,天涯若比邻,同学一家驾车出行,路上发微信视频于朋友圈,并题字“前面又堵了,无奈呵!无聊”。
而实际上,同学要说的潜台词其实是想告诉朋友圈的人“本人乃有车一族哦!”炫耀一下而已。他车子方向盘上的“BYD”三个英文字母,显示同学又换车了。
看同学车子鸟枪换炮,就不由得让笔者忆起了他的“车史”,他脑筋活跃,下海早,80年代初就已经拥有了座驾“屁驴子”(指轻型摩托车)。
80年代末开上二手夏利,那辆车刹车不太灵,还要“用脚辅助一下”,转二年,又换盎司二手桑塔纳来接,又土豪了些;,就是视频中看到的这台最新座驾了。
据同学讲,现在家乡有车族也是越来越多,小小县城街面上,车行、汽车配件商店、汽车修配厂随处可见,驾校也是人满为患,市道、县道上多是本田雅阁、三菱大吉普、丰田皇冠在招摇过市,甚至奥迪、奔驰也偶尔得见,国产牌子的车都像见不得公婆的丑媳妇般躲躲闪闪…………
这还只是边塞一隅小城的汽车消费现状,从90年代中国真正开始步入轿车时代起,直到今天,虽然中国自主品牌如中华、奇瑞、吉利、长城等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决定了中国自主品牌车销售状况并不乐观,合资或进口车市场,却是一路高歌。
甚至,还有着“国产车消亡论”、“国产车已进入死亡倒计时”等诸多说法相继出现。而且,与欧美、日人追求汽车内部的紧凑、实用、便利、省油和良好的操控性不同的是,任性的国人要的是大空间、大排量和响当当的牌子。
更多 海外博闻文章
最近还听说,因为豪车缺货,一些任性的主儿就跑去车行要求“加价提车”。与老外们买车一般都是采取分期付款不同,勒紧裤带一步到位的购车方式才是国人的主流。
从无车到有车再到拥有豪车名车,在这个从无到有到很有的过程中,中国人的好面子讲排场的习惯始终贯穿于其中。不过,车子一步到位了,遵纪守法的观念却没能跟上,记得日本电视台曾经就中国的交通现状有过专题节目播放,镜头中那一组组抢道、超车、闯红灯、乱停车的交通乱象,不时的引起现场嘉宾们的一片惊呼。
不止日本,就连俄罗斯都在其电视节目中以“在中国驾驶如何保命?——中国人的汽车驾驶与驾驶战斗机一样”为主副标题来做专题报道,讨论中国交通现状。
中国人买车任性这件事,其实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据说1970年代,日本年轻人买车也是互相攀比,如果能够拥有一辆名车,带上女友带上钱,马路上兜风驰骋,那就绝对是最拉风的事儿了。
三十年前,日本媒体也做过调查,数据显示,年轻人参加工作后最想拥有的就是一台自家用车,尽管那时一台普通乘用轿车的价格是当时初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月工资的18倍。
今时非往日,同样的调查,今天的年轻人的首选已经非车而是一款智能手机了,二选是一台笔记本电脑,而私家车只能排在第五的位置了。
即使排在第五,也仅仅是排名而已,近年来,更多的日本都市年轻人已经干脆倾向于不买汽车了。
分析原因,一是因地铁、公交、轨道交通网的发达、准时和日本公司一般都给员工报销交通月票,这让人们越来越依赖公共交通。
而且,由于土地紧张,公司基本都没有停车场,而公共停车场又奇贵(一般600日元/小时,相当于30元/小时),这些都使人望“车”却步,渐失购车欲望。
,年轻人现在也大多买不起车,日本泡沫经济时,一台私家车的价格仅为当时月工资的8倍,而如今,一台新车与1970年代一样,又已是初就职的大学生实际月工资的18倍了,等于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下子又回到了解放前。
顺便说一句,现在日本买车主力军是工作家庭都相对稳定的35岁左右的公司职员等,在他们眼里,汽车也只不过是比家电产品贵一些的交通工具而已,而根本不是身份的象征。
更多 海外博闻文章
留意了一下,在日本无论是路上跑着的,还是停车场里停着的,黄牌车牌都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所谓的黄牌车,即是指那些排气量在660CC以下的轻自动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微型汽车。
据日本全国轻型汽车协会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全国汽车销售报告披露,排名销量在前十位的车型中,轻型车就占了七位。
轻型车如此受青睐,原因就是日本人的汽车消费观念更趋实际,而轻型车除去速度稍慢一点以外,其余各种配置几乎与普通私家车没什么两样,况且日本人也没有我们的开轻型车寒碜、掉份儿之说,实用、省油、经济才是王道。
日本人在汽车消费观念上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与国人喜欢奔驰、宝马、悍马、路虎等豪车不同,日本人虽也有部分人喜欢外国车,但大多数还是喜欢自己的民族品牌车,看上去倒不是由于爱国,而纯粹是日本车制造商针对日本人的消费理念、生活习惯等而设计制造出的日本车让日本人更觉舒适、实用而已。至于外车,尤其是奔驰,日本人大都是敬而远之的,何也?
因为在日本人中有个潜在的共识,那就是开奔驰的几乎都是黑社会或暴发户,再就是喜欢炫酷的年轻人了,事实也正是如此。
至于原因,日本人的不喜出风头的随众意识在这里起了主要的作用,,与国内部分人的炫耀心理相比,日本人却是全体都坚守财不外露的原则,招摇炫富不是他们的消费风格。
虽然日本也造豪车,比如英菲迪尼、讴歌等,但却都是发迹于美国,而且这两款车在日本并不受追捧。
顺便再说几句,日本国会议员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黑色丰田皇冠或凌志,国人听起来兴许吓一跳,这不都是世界名牌吗?但笔者告诉你,日本的出租车也都是皇冠或凌志,你就能想象到它们在日本到底算个神马了。
2014年日本首富、优衣库老板柳井正的座驾就是一台稍高级点的凌志。而堪称富豪的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的座驾还不如柳井正,只不过是一台旧的黑色皇冠,出租车档次而已。
最让人跌破眼镜的则是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他的现任座驾是一台晃晃悠悠的破自行车,有人给估价为日元5000,约合人民币250元。
除了日本名人外,德国前首相施罗德当选前的座驾就是一台老掉牙的桑塔纳。据说,老施每天出门竞选,身边警护都是新的政府用车,围着中间老施的破桑塔纳满街呐喊,成了当时柏林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总体来讲,现在日本人的购车欲望整体上来看确实不高。无车族的年轻人也是越来越多,没车,也根本不会有人笑你,相反,开车上下班倒会让人不解。其实,日本人的潜意识里还有着少开车,也是在间接地为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而略尽绵薄之意存在。
更多 海外博闻文章
说起交通,是与日本人的汽车消费意识、消费观念有着关系的。
正是交通网的四通八达,交通手段可选择性强,公交、轻轨、地铁等的准时正点等,使得都市部私家车上路减少,从而也使得个人购车出现连年下滑趋势,这些都在影响着日本人的汽车消费观念,而交通法规的完备,对交通规则的严格执行和自觉遵守同样也制约着日本人的汽车消费观。
不必要的汽车上路减少,路上跑着的车子循规守矩,这些都是造成日本交通不堵、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少的原因。
还有个值得一提的事是,日本的政府部门一般不配公务车,偌大的东京都公务用车只有十余辆,而且,只有都知事(市长)才有一部专车,其余的上万名都职员上班出差一律轨道交通,必须“打的”时,事前申请事后报表就足以把人烦死。
,乖乖选择公交、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了日本人潜意识里“必须的”行动准则。如此,日本公路也就真的没什么可“添堵”的了。这也是我们来日游客在日本街头看不到堵车现象的原因吧。
有一组数据,对比一下,会给我们一些启示。一则2014年的报道称,中国的汽车保有量约为1.3亿,每年的交通死亡人数超过16万。相比之下,2014日本的汽车保有量为7500万辆左右,每年交通死亡人数却只有4000人,而且还呈逐年递减趋势,被世界誉为“东京奇迹”。
这里面的核心因素是交通法规完善、人的自觉性、严罚制度等等,,这与两国人完全不同的汽车消费观念,也不见得没关系。
本文作者万景路,写作者。
责任编辑NONO Han
更多 海外博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