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种眼内压异常升高的眼病,持续的高眼压会对眼球各组织及视功能造成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视野丧失甚至失明。作为人类三大致盲眼病之一,青光眼的发病率并不低,总人群发病率为1%,而45岁以上的群体发病率更是高达2%。那么,青光眼的早期症状有哪些?为什么青光眼患者需要远离蟑螂呢?让我们一同探讨。
目录
一、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视力逐渐下降,即使配镜也难以矫正到正常水平,特别是对于高度近视者。
饮水过多后,短时间内出现头痛,这是因为眼压随饮水量的变化而波动。
早晨起床后看书报困难,鼻梁根部酸胀,眼眶前额疼痛,与眼压的昼夜波动规律有关。
在情绪激动或暗处停留过久时,出现眼胀、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这是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表现。
晚间看灯光时出现虹视现象,即出现五彩缤纷的晕圈。
二、青光眼患者为何要远离蟑螂
据《中国中医药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青光眼患者更容易对蟑螂过敏。研究对1678名50-60岁的参试者进行了调查,发现青光眼患者发生蟑螂过敏的几率明显大于非青光眼患者。青光眼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与蟑螂的接触。
三、哪四类人是青光眼高危人群
1. 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特别是直系亲属。
2.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3. 远视眼患者,前房角狭窄,容易患闭角青光眼。
4. 高度近视者以及患有糖尿病和其他导致微循环障碍的疾病的患者,容易患开角型青光眼。
四、关于青光眼的认识误区
青光眼就是眼压高吗?答:不一定。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损伤和视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疾病,眼压只是其中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有些人眼压高却并不一定是青光眼,反之亦然。
青光眼无法治疗吗?答:不是。青光眼需要积极治疗,以保护和挽救视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等。
眼睛没感觉就排除青光眼吗?答:不一定。有些类型的青光眼(如开角型青光眼)在眼压不急剧升高的情况下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即使眼睛没有感觉,也不能排除患青光眼的可能。事实上,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患上了青光眼。
青光眼的一些常见误解与知识科普
你是否听过这样的疑问:“家里老人明明只是恶心呕吐、肠胃不适,怎么到医院一查却说是青光眼?”这其实涉及到一种名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症。它的起病急骤,症状严重,包括眼红、眼胀、眼痛、视物模糊,甚至伴随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患者前往急诊科、消化科等其他科室就诊,有时会因为症状复杂而容易被忽视眼科问题,导致误诊。了解一些青光眼的基本知识至关重要。
很多人误以为青光眼是遗传的,如果家族中没有青光眼患者,自己就不会患病。但实际上,青光眼的确与遗传有一定关联,但并非唯一因素。许多青光眼病例在以前医疗条件不佳的情况下被忽视,导致老年人失明也不知道原因。无论家族中是否有青光眼患者,我们都应重视眼部健康。
对于使用降眼压眼药水治疗青光眼的患者来说,即使眼压已经恢复正常,也不能擅自停药。大多数类型的青光眼是一种伴随终身的疾病,需要长期随访和规律用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擅自停药可能导致青光眼快速进展。
预防继发性青光眼尤其需要注意用眼卫生。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避免在强光下阅读,注意充足柔和的光线,不过度用眼。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不良精神刺激。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也对疾病治疗有帮助。保持睡眠质量,饮食清淡营养丰富,控制进水量,避免一次性饮水过多。
青光眼是一种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能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视野全部丧失甚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的人群发病率更高。了解青光眼的病因、治疗、预防和食疗知识至关重要。注意用眼卫生,保护视力,避免过度用眼是预防青光眼的关键。如果已经患病,及时就诊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