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于坎坷之路或是走下台阶时,踝关节会处于跖屈位。一旦遇到内侧或外翻的突发力量,踝关节韧带会遭受过度牵拉,从而可能导致韧带的部分损伤甚至完全断裂。这样的情况还可能会引发韧带拉长、撕裂、骨折以及踝关节或胫腓下关节的半脱位和全脱位。若急性韧带损伤未能得到妥善修复,韧带将会变得松弛,使得未来的损伤复发风险增加,最终导致踝关节的慢性不稳定。
深入了解踝关节,我们发现其韧带的构建十分精妙。踝关节囊纤维层增厚形成的韧带主要分为三组,它们协同工作,确保踝关节的稳定。
我们着重讲述的内侧副韧带,又被称为三角形韧带,它是踝关节中最强壮的韧带。它的主要功能在于防止踝关节外翻。这条韧带从内踝出发,呈扇形向下延伸,紧密连接足舟骨、距离骨和跟随骨。根据纤维方向和止点的不同,它又被细分为舟胫骨韧带、胫骨韧带等。
接下来是外侧副韧带,它相对较为薄弱。这条韧带始于外踝,分为三束,分别止于骨的前外侧、外侧及后方。它还有一个别称——腓前韧带。
我们要提到的是下胫腓韧带,也被称为胫腓横韧带。这条韧带位于胫腓骨的下端,前后两条将其紧密连接,为踝关节提供深浅两层的稳定。若内侧副韧带受损,踝关节的侧面将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而若是外侧副韧带受损,则可能导致踝关节在各个方向上的不稳定。
踝关节的韧带结构复杂且相互关联,一旦遭受损伤,不仅可能影响日常行走,还可能引发长期的健康问题。对于运动爱好者或是日常行走的人群来说,了解和保护踝关节的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