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认知:防晒霜无法完全抵御皮肤癌的威胁
在明媚的阳光下,人们习惯性地涂抹防晒霜,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远离皮肤癌的威胁。的科学研究挑战了这一普遍认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们发现,即使是最高等级的防晒霜也无法完全阻止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损害,从而引发皮肤癌。
防晒霜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晒伤和短期的太阳照射带来的不良影响,但其对于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防护作用却十分有限。紫外线能够穿透皮肤深层,破坏那些保护我们免受其害的基因,从而引发潜在的致命疾病。这一发现来自于曼彻斯特大学和伦敦癌症研究所的联合研究,他们首次揭示了防晒霜不能完全阻止紫外线透过皮肤损伤DNA的真相。
理查德·马雷教授是此次研究的领军人物,他强调,尽管防晒霜有其防护作用,但不应单纯依赖它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他说:“紫外线会破坏我们的基因卫士,比如P53蛋白。在太阳下,P53蛋白会被激活,保护我们的皮肤免受紫外线的辐射。防晒霜并不能阻止紫外线激活这一机制。”这意味着,即使是使用了防晒霜,我们的皮肤仍然暴露在紫外线的伤害之下。
我们需要改变以往“一瓶防晒霜搞定一切”的观念。马雷教授建议,要想降低患皮肤癌的风险,首先要避免直接日晒。戴帽子、穿长袖衣服等物理防晒措施同样重要。最后才是使用防晒霜作为辅助手段。尽管防晒霜不能完全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但它可以减缓紫外线的致癌作用,因此仍然是我们防晒措施的一部分。
这项研究提醒我们,保护皮肤免受太阳辐射的伤害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不能仅仅依赖单一的防护手段。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防晒策略,结合多种方法,全方位保护我们的皮肤健康。毕竟,太阳的光线虽然明媚,但其背后的紫外线却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阳光的我们也要做好全面的防护措施,保护我们的皮肤免受伤害。